美丽的孙吴希望的田野
——孙吴县“农字号”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见闻
9月29日下午,采风团一行到达地处小兴安岭群山之中的孙吴县,首先来到县委和政府办公楼。映入眼帘的办公楼是一座普通的建筑,与其他地方的政府办公楼相比,显得有些破旧。当今,这样的办公楼已经很少见到了,而我却由此对孙吴产生了一丝莫名的亲近感。孙吴县有关领导对这次采风活动非常重视,材料准备充分,县委宣传部组织召开了采风工作座谈会,详细介绍了孙吴县总体工作思路和经济发展形势及工作进展情况。
通过介绍我们了解到,孙吴县在产业项目建设方面,针对孙吴县域经济“老字号”比重小、“原字号”比重高、“新字号”比重慢的特征,把转方式调结构重点放在优存量、提增量、扩总量上。年初以来,新、续建项目52个,完成投资3.7亿元,重点推进了鑫宇肉牛养殖加工、雅格汉麻种植加工等产业项目建设,目前,各个项目正在加紧实施。共谋划生成了汉麻综合开发、北药种植加工、黑木耳功能液态食品等重点产业项目100个。下一步,在抓好现有在建项目的基础上,围绕农林产品加工、特色牧业养殖、二战遗址遗迹旅游等优势产业项目,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支持引导长乐山等具有产品出口权的企业加快建立贸易加工基地,推动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壮大。
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构建“三个体系”,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今年在种植结构调整方面,按照“一减五增”的工作思路,即减玉米、增大豆、增小麦、增水稻、增经饲、增特色。粮食作物种植160.64万亩,经济作物15.4万亩,玉米38.20万亩,减少41.34%,其他粮食作物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种植面积。汉麻种植10万亩,增加1.5倍。绿色及无公害食品种植面积97.2万亩,安格斯牛养殖项目加快推进。北纬49生态农业公司、大果沙棘公司和桦林农机合作社已进驻电商平台,现代农业转型不断加快。
在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采取利益引导和政策性扶持等措施,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规模经营。目前,全县已建成5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比增长25.18%,经营产业包括玉米、大豆、杂粮、瓜菜、畜禽、农机、山野特产、农产品经销等38个产业类别,拉动土地流转48万亩。其中,农机合作社15个,实现入社面积22.3万亩。
在美丽乡村“281”工程新农村建设、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在农村产业扶贫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以宅基地换产业扶贫、发展汉麻产业扶贫、发展安格斯牛产业扶贫、发展庭院经济扶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贫、强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等措施,特别是在精准扶贫方面打出了一整套组合拳,抓出了可喜成效。
采风团参访了西兴乡平度村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东“旱改水”水稻规模化种植基地及汉麻博物馆,对孙吴县“农字号”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现状有了更直观和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在农家乐度假村,七八栋木板房列成一排,这是为就餐的客人准备的餐厅,每栋房子里面只放一张餐桌,并配有棋牌室、卫生间等设施,度假村里还有数栋水果和蔬菜大棚,里面种植着草莓、葡萄以及各种蔬菜,为游客提供采摘体验活动,另外还建有两个鱼塘,是为客人提供垂钓的活动场所。度假村的主人是一位身材高大的壮年汉子,他告诉我们说,明年打算在鱼塘边建一栋大型餐厅,再在鱼塘上建一座木桥,增加一项婚庆典礼和结婚宴席项目。最后采风团徒步游览了平度村的村容村貌,一条条整洁的街道绿树成荫,一座座整齐的民宅窗明瓦亮,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