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蕴底气;知晓少数民族文化,铸和气;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成大气”的“三气精神”,是黑河市民族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文化内涵。黑河市实验小学自2016年挂牌为黑河市民族小学以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特色,打造了富有特色的优质教育品牌,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校园盛开。
文化立校
营造民族团结的浓郁氛围
黑河市民族小学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教学楼主大厅陈列着北宋大儒张载的“四为句”,引领学生树立“为天地立习为生民立命”的远大理想和家国情怀,“百学图”、“理念墙”、活字印刷设计的《实验赋》以及一至四楼“和雅勤诚”校训词宣传板等处处凸显着中国元素、中国味道、书香满溢,营造了“文雅高雅儒雅”的校园氛围。为
了体现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大量融入民族团结元素建成的“和”文化主题长廊,选取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十个主要居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节日、民居等元素加以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展示。每逢课间,师生徜徉其中在深入了解各民族民风民俗的同时,更增强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校园里充满和谐、富含人文精神的“和”“雅”文化,各民族师生和睦相处、相融共生、亲如一家。
几年来,学校的发展建设得到了省、市、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共获专项民族学校支持资金150余万元,用于民族文化长廊、民族展室、民族图书馆建设、电子设备购置和民族文体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师生的校园生活。
博雅课程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特色教育
为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契合点,黑河市民族小学开展国学立人教育,实施经典诵读工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此,博雅文化理念和博雅课程体系应运而生。
按照“每周一课时,每学年不少于40课时”的要求,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诵读和积累,让学生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获得人生的智慧和力量。经过五年多的实践探索,学校博雅校本课程体系基本形成,共分为六大门类四个板块,而其中之一的民族与文化教育,学校尤为重视,设立专职教师,实施走校授课制,自编民族教材,三校区千余名学生接受着广泛而深入的民族团结教育。此外,每周三下午,学生以选修课的方式,学习民族剪纸、民族歌舞、口弦琴、鄂伦春族语言等课程,很多即将失传的鄂伦春民族歌谣、说唱等内容和形式得到保留和传承。
多元成长
培养全面发展的各民族学生
黑河市民族小学以学年为单位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读一本民族团结题材的好书、学唱一首民族团结的歌曲、上一堂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班队会、听一场民族文化报告会、参观一处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参加一次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写一篇民族团结征文、组织开展一次以“知我民族爱我中华”为主题的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等“八个一”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活动,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同时,学校以艺术节、体育节、红领巾社团、假日小队、对外交流等活动为载体,通过民族歌舞、器乐、语言类节目展演民族风情,通过民族体育传统游戏、竞技比赛体验感受民族豪情,通过参观交流、手工艺制作等让民族文化活动相融相通,传承发展。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文化艺术传承优秀学校、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省级文明校园、省三育人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