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寿增,在黑河曾任黑河观察史、后改称黑河道尹,前后共四任,民国元年(1912年)12月首次任职,民国二年(1913年)二月到职。
1929年,改任黑河市市政筹备处处长兼瑷珲特派交涉员、瑷珲关监督,后履历不详。1930年,辞去所任职务,不久出任中苏会议专门委员。1931年,兼任黑龙江省顾问。1932年,日本侵略黑龙江省,因为不愿意为日本人做事,再度辞去所有职务。
办消防队防止火灾
1913-1930年在任期间,张寿增积极筹划黑河城市发展,在“三街五路”基础上发展为“十街九路”,积极招商兴边,与俄人交涉,争取回黑龙江主航权。在他的积极筹划下,黑河经济从庚子俄难的一片废墟中迅速恢复起来。
1915年前,黑河一位姓张的青年去对岸俄罗斯麒麟辛沟淘金挣了一啤酒瓶子金子,回家买房买地不太够,就在黑河开个饭店,准备挣些钱再回河北老家,没想到生意火爆,就在黑河扎根落户,并将河北老家的家人也接到黑河。黑河还有许多这样的移民后代,这些与张寿增招商兴边政策是紧密相连的。
据张寿增编著的《黑河观察史政务志略》和盖玉玲《黑河民国四年黑河消防队》记载:“张寿增初来黑河执政,黑河城内两次失火。”民国二年(1913年)的4月24日夜十点钟,黑河城内街巷中人声鼎沸,警笛传鸣,有黑河观察使护兵报告南大街失火。一时间火光冲天,当时的黑河观察使兼瑷珲交涉员张寿增督率各界立刻齐集奋力扑救。幸值当时无风,至深夜三点半才把火扑灭,五个半小时的大火,11户人家被烧。
第二天早,张寿增组织军、警、商、绅召开会议,商榷建立消防队事宜。会上,张寿增向与会各界说明建立消防队的意义,并提议由商户集资购置灭火器材,建立官办消防,但是各商户各持己见,没有达成一致。
正在筹划安抚间,4月25日夜十一点钟,南大街路北鼎兴园基地内妓馆又不慎失火,当时的警察率巡警飞驰分头扑救,但火乘风威,水不应手,再加上都是木板房,房者又都是商号多,所存的大酒桶、鞭炮、煤油等可燃物品遇火烧得更猛,顿时红球满天烈焰熊熊,顷刻间大火就四处蔓延,东延到官渡路,西至迎恩路,北至大兴街。共烧80户,其中有巨富5户,中等商号20余户,烧毁板房158间,砖房10间,被毁的房产货物等共计羌洋249140余卢布(50余万元)。当时幸亏各路官兵分头保护,未致扰乱地方安静,第二天令各商照常贸易。
大火烧痛了黑河城乡绅商户的心,更加坚定了时任黑河观察使兼瑷珲交涉员张寿增急办消防的决心。他下决心要成立自己的消防组织。4月26日早,张寿增紧急召开会议,会上,张寿增总结道:黑河屡遭火灾全因当地人因小失大,当众宣言“黑河火灾业经数见,去年损失170余万元,此次又在50余万元,如早组织消防必不至此,尚仍爱惜小费,忽略大祸,我不在黑河可,如在黑河一日断不忍再见此灾!务必加急购买,毋得徒多议论!”他强烈要求立即筹办消防组织。
为表达筹办消防的决心,张寿增带头捐羌洋(卢布)千元,众商人、户绅深受感动,当即捐资4000多卢布,后又捐资2000多卢布,前后共集资7000多卢布。是日就派员过江购置了器具,定买水龙,添置水车等消防用具,并亲自督办。通告各户先将水桶等一律备齐。张寿增率消警各官兵和商会派各会员分段加强严查,指定水夫去浇灭没有燃尽的余灰以防再燃。当日正式成立了消防组织,由警察所管理的水会(即消防会)。
当时的消防是以全民皆兵的形式由警察所联合居民、有能力的人家出水车一辆,无能力的人家出水桶一副,各户发水牌一支,常年备水,遇有火警即持牌到场听候指挥。形成了全民防火的局面。
4月27日夜,两处失火均经消防立时扑灭。一处是空房内羊草,一处是院外羊草。在空房内羊草下搜获洋火、香头等物。断定人为放火,意图扰乱其消防会的成立。28日张寿增派侦探搜访,并告示27日的火是有意破坏,有人举报者赏羌洋千元。消防机构的及时成立,提高了黑河城区整体消防水平,为百姓营造了安全的生活环境。
戍边抗击外敌侵略
张寿增为满洲里知府、黑河道尹,均为边官边吏,清末,张寿增任胪滨府(今满洲里)第一任知府,1911年12月,在沙俄策动下,外蒙古借我国辛亥革命之机宣布“独立”,随后沙俄又煽动唆使呼伦贝尔蒙旗头目福胜发动武装叛乱,企图脱离中国,叛乱分子驱逐清朝官员,脱离黑龙江管辖,宣布独立,叛乱迅速蔓延至胪滨府(今满洲里)。当时胪滨府只驻有一营中国军队,势单力薄,张寿增一面命令清军全部退守府衙,一面请求黑龙江省派兵增援。气焰嚣张的蒙匪要求清军撤出胪滨府,张寿增严词拒绝,继续坚守岗位,履行职责。2月3日,蒙匪攻打胪滨府,张寿增组织军队,与其激战,当场击毙俄官兵5人,蒙匪20余人,缴获数十张俄军用地图。战后,张寿增前往俄联队,义正词严抗议俄军所谓的“中立”。2月4日,沙俄又增调骑、步、炮兵数百人攻击胪滨府,沙俄驻胪滨府官员直接向张寿增发出通牒,要求中国军队撤出胪滨府,否则开炮攻击,清廷为了避免事态恶化,将张寿增调回省垣,充任黑龙江交涉局总办。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与沙俄白匪进行殊死斗争。俄岸与黑河城内谣言四起,人心惶恐。他先后与俄方新旧两党交涉,保护在俄华侨利益。
1918年春,白匪与苏联红军屡战屡败,沙俄残匪战败后,沙俄政权的残余分子纷纷过江请求张寿增派遣军队进攻红军,在黑河的日本人也向他施加压力,甚至围攻他,要求他命令中国军队出兵帮助白匪军。张寿增严格遵守北洋政府的指示,不介入俄国内部的斗争,严守边防,一方面请求中国政府增加黑河兵力,一方面命令黑河驻军严守边境,保护黑河安全和稳定。不久,沙俄残匪战败,大批残兵逃窜到黑河,仅3月14日就有近千名逃亡到了黑河。张寿增担心黑河驻军兵力薄弱,这些亡命之徒携带武器贻害黑河地方百姓;再者,他认为新旧两党斗争,胜负未卜,不便开罪于双方。于是,严令残兵缴械后方能上岸。黑河军警这一天就共缴械大炮四尊,机关枪两架,长枪七八百支。
晚上沙俄驻黑河领事带领俄军官向张寿增索要被没收枪械,被张寿增严厉拒绝,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几至决裂,增坚词:“一枪不能发还,居留当由中国保护”。从而确保黑河未受到俄国战火的涂炭。
在此期间,黑河最多时曾经收留数万名白俄残匪,给社会带来了许多困难和不稳定的因素。张寿增采取灵活务实的外交手段,一方面与沙俄驻黑河的领事谈判,责令其武官迅速离开黑河,以免引起争端。另一方面与俄方掌握政权的布尔什维克党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求其召回滞留黑河的俄人,并且阻止俄人渡江来黑河。布市以穆欣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积极响应张寿增的提议,在其发给黑河方面的复文中保证:“本城已饬开市,并竭力设法劝告难民回境……俄人无执照车票者,概不放令来入华境。”在张寿增的斡旋下,黑河城内很快恢复平静,民众各安其业。
苏联十月革命后,日本认为侵略扩张时机来临,在黑河的日本人蠢蠢欲动,他们以保护日侨为名,渡过黑龙江来到布拉戈维申斯克,可是由于其人员较少,掀不起大的风浪。于是,他们极力怂恿中国出兵,制造混乱,为出兵干涉创造机会,进而达到扩大其侵略的目的。张寿增对日本的积极活动早就存有戒心,时刻提防其鬼魅伎俩。当日本人要求张寿增出兵帮助沙俄残匪时,遭到他的严词拒绝,并且一再强调中国严守“中立”。日本侨民及领事、武官等对张寿增极为不满,极力向中国政府告状,企图将他撤职。
日本人不断在黑河制造事端,企图挑起边境地区纠纷,攘夺中国主权。1918年3月30日,日本人在黑河邮局强行搜检俄国人的物品,引起冲突。张寿增严厉斥责日本人无权搜查,及时制止了日本人的无理行为。随即10多名日本人公然持枪在日本驻黑河领事馆及使馆人员的住所门前设岗逡巡。对于这种公然有碍中国主权的行为,张寿增坚决不能容忍,他劝告日本人最终撤销了无理举动。
不久,日本驻黑龙江省和海参崴领事馆的官员请求张寿增为青年日侨提供一处操练的操场。这些日侨曾经过江帮助沙俄白匪军进攻苏俄红军,在黑河邮局无理取闹,甚至持枪帮助沙俄军官强索在黑河俄资银行的钱款。张寿增明晰他们的野心和伺机挑动混乱的伎俩,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张寿增对在黑河的日本人举动格外留意,严加约束。他猜测,日本将通过出兵苏俄远东地区,伺机占领东北北部,达到其侵略目的。于是向中央政府表达过他的忧虑和意见,但是没有被采纳。由于张寿增极力反对日本侵略行径,所以日本人将其视为仇敌,千方百计地对其进行诋毁和中伤,造谣说他援助布尔什维克党,从而引起英美等国的不安。1918年10月25日,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向中国外交部抗议,要求中国政府撤销张寿增的职务。中国政府迫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免去了张寿增黑河道尹兼瑷珲交涉使之职。可是,中国政府仍然非常赞许他恪尽职守的精神,于同年12月28日授予其三等宝光嘉禾勋章。次年,孙烈臣主政黑龙江省,他非常赏识张寿增,再三强调黑河地处边境,与苏俄交涉繁多,必须由既能保护国家利益和主权,又能灵活机动地处理外交关系的官员主政,因此,他积极保荐张寿增第三次出任黑河道尹。
心系黑河四任道尹
张寿增曾四任黑河道尹。任上,对于地方庶政锐意振兴。所办之事,内政如修理道路以得交通,安设邮站以便旅行,整顿民风以保治安,组织消防以弥火灾,倡办学校以开民智,惩办贪吏以儆官邪,筹办鄂民生计,使之弃猎为家。对于外交,为时俄势方强,动辄欺压吾民,张公到任,遇事援据条约,准诸公理,与之力争,挽回国权利权,尤属非鲜。
张寿增四任黑河最高行政长官,是在黑河这片热土任最长的黑河地方行政官员。民国九年《瑷珲县志》记载:“公奉命不辞艰距,毅然就道于3月15日到任,为莅黑之第三次也,非盛德大业何克臻此,而商民欢忭无庸赘矣……”复建的原黑河官渡路牌坊上的对联应该就是在此时所撰写,以楚子文三为令尹比张寿增三次为黑河道尹,廉叔度防火事比张寿增筹备黑河城防火事。1913年张寿增署理黑河兵备道。此时,朱庆澜主政黑龙江,对张寿增的才干和能力倍加赞赏,依若长城,曾经感叹道:“鹤岩(张公字)具有过人之才,江省欲求治理,非此人莫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