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购销平台 确保销售顺畅
市粮食局局长秦晓健就玉米销售工作答本报记者问
今年是国家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实行市场化销售的关键时期,更是我市玉米销售最困难的时期。作为全国玉米销售工作的重点、难点,我市各级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进一步强化措施,扎实推进,确保玉米销售工作顺利进行。日前,就玉米销售工作记者采访了市粮食局局长秦晓健。
问:今年是国家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第一年,如何正确解读玉米政策?
答:根据中央1号和210号文件精神,今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农业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创新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的重要内容。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办法,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综合考虑农民合理收益、财政承受能力、产业链协调发展等因素,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
今年国家玉米托底收购不会再有,请农民朋友们不要期待国家出台玉米托底收购政策。今年我省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已划定为每亩153.92元。
问:我市种植的玉米以什么品种为主?其主要的商业用途?
答:种植品种基本以德美亚1号、2号为主。德美亚1号、2号除可以加工酒精、味精外,在饲料加工方面尤其是禽类饲料加工上,完全符合家禽饲料标准,但要注意胶质量、霉变粒以及产生的毒素等指标不能超过标准,并注意在长途运输过程中防止玉米发热产生质变。问:黑河市地处我省北端,铁路和公路运输对玉米销售会有怎样影响?
答:运输距离远、运输成本大无疑是玉米销售过程中的一个瓶颈问题。汽车运输成本较高,且装载量小,长途货运的购销双方基本都不会考虑;地处北方铁路的末梢,其中一段是地方铁路,运费又高于国有铁路,在售粮高峰期,申请车皮困难,玉米售出后不能及时运送出去。目前,我市正在积极争取车皮,11月向省粮食局报出的运输计划为61万吨。
问:目前,我市玉米销售市场的主体收购情况如何,粮食部门如何寻求销售门路,加快流通和转化?
答:市粮食局组织带领各粮食企业负责人前往广东、四川、重庆、山东和辽宁五省市,全面了解各地饲料加工行业的生产情况和当前原料需求,积极开展粮食销售问题的政企对接活动。
通过座谈了解,广东饲料加工企业对玉米的需求在180万吨/年,四川眉山饲料加工企业对玉米需求在90万吨/年,以前这些大型饲料加工企业基本使用国外进口的高粱、大麦等替代玉米,即使采购也只到山西、陕西、宁夏等地区。通过对接,我市3个收储企业和饲料加工厂都签订意向性销售协议,帮助企业收购和储存玉米,并将玉米样品送达企业进行检验。东莞市某公司与我市初步签订收购20万吨玉米意向协议,送到地价格为0.9-0.95元/斤;与重粮集团初步签订收购30万吨玉米意向协议,大连港收购价格0.73元/斤;中粮集团预计收购20万吨,收购价格0.72-0.75元/斤,都是以质定价。黑河金丰公司、龙丰粮库、禾丰公司代表我市与上述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问:我市玉米销售价格如何?近期价格走势如何?
答:市粮食局积极主动与省粮食局沟通协调,时刻关注黑河玉米的收购数量和价格走向。据了解,11月初玉米进口到港价格1624元/吨,大连港交货价格在1440-1520元/吨;11月7日,美国玉米现货市场价格下跌2美分,我市玉米自开秤以来标准品在0.59-0.67元/斤,现在销售价在0.63元/斤。估计目前我市玉米30个水的潮粮不会超过0.45元/斤。
影响我市玉米价格主要因素:华北地区收购政策和天气影响玉米价格回落,安徽玉米价格持续低迷;河北、山东等地面临玉米上市高峰将再次面临粮源释放压力;大型国有粮食企业收购计划即将完成,后期收购主体减少;今年临储拍卖最后一期价格在1450-1490元/吨,成交率为17%,明年4月末将再次启动玉米临储拍卖,拍卖价不会超过今年;今年我市玉米品质下降,标准品比去年下降10个百分点;运输瓶颈很难突破,运距长、运费高,运到大连运费260元/吨;年后各家饲料厂开机较低,用量骤减,很大程度上抑制市场价格。
从目前情况看我市玉米价格趋稳、稳中有降,后期随着大型用粮企业采购计划完成,收购主体减少等因素,预计玉米价格上行压力增大,近期有部分南方销区厂家反映,将开始增加玉米采购量,提升库存以做年前储备,计划采购区域为东北产区,希望农民朋友适时销售手中余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