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快讯:
开展机关作风整顿 弘扬践行新风正气。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新闻网  >  时空黑河
烽火黑河:抗联对日作战主战场科洛镇
http://heihe.dbw.cn  2016-10-19 13:54:13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嫩江县科洛镇是嫩江至黑河的交通运输大动脉的咽喉,也是历来兵家的必争之地。在血与火的岁月里,抗联战士和科洛镇内各革命老区村屯的救国会、妇救会,为国家为民族的解放斗争做出了巨大牺牲。

  革命老区科洛镇是抗联第三路军朝阳山根据地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是防御日伪军的出发地和必经之地。据抗联负责人王明贵、王钧回忆录:1939年 5月 30日,抗联第三路军在科洛河南岸的朝阳山正式成立,发表成立宣言。科洛——白云自此成为朝阳山根据地的主要构成部分。第三路军成立后,三支队司令员王明贵、参谋长王钧多次派出武工队深入到科洛村宣传抗日,并利用士绅关系推荐建立了以孙云卿为伪村长的“两面政权”。同时组织成立了抗日救国会(会长李明义,会员20余名)、妇救会等群众组织,发动群众参加抗战,为抗联传送情报、运送粮食物资等,为抗联在此打击日本侵略者奠定了良好群众基础,科洛成为抗联对日作战的主要战场。

  1933年1月,日军占领嫩江城后,派出伪军许兰洲旅的一个团驻守科洛,当时还驻有森林警察大队的一个分队,建立科洛伪警察署。据《嫩江县志》记载,夜袭科洛伪警察署战斗是改编后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三支队,在支队长王明贵、政委赵敬夫带领下的第一次战斗。科洛村是抗联三路军后勤保障的有力后方,对三支队的抗战给予大力支援。1939年 7月,抗联第六军二师十二团70多人经过长途奔袭攻打嫩江一号机场。在途经双泉村做战前准备后到达科洛村后山做战前短时的休整,科洛村抗日救国会、妇救会组织群众20多人为战士们送去馒头、饼、粥等食品,补充了战士们的给养,为夺取战斗胜利提供物资保障。1940年 11月 14日,三支队夜袭伪科洛警察署取得胜利。科洛村救国会用两驾马车将战利品纸张、笔记本、油印机等类的文秘用品送向朝阳山根据地,供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办党校军训班使用。

  1933年 1月,日军军事占领柏根里,在此驻有日本关东军土谷直二郎少将带领的136旅团的一个联队和铁路武装队还相继建立了开拓团(在现在二社附近)。为反抗日本侵略者,柏根里人民在抗联的支持下,自发地组织起来,群起抗日。在日本关东军占领柏根里不久,1933年 11月 12日,报号“访贤”的绿林武装20多人在柏根里河两岸袭击日军小分队,战斗十分激烈。此次战斗打响了嫩江大地抗战的第一枪,拉开了嫩江抗战的序幕。

  据《嫩江县志》记载,1938年科洛村抗日救国会在抗联的支持下,开展抵制开拓团占领土地的斗争。11月的一天,开拓团在日军的带领下,十几人进入村里,强征耕牛时,救国会率领全体会员40多人手持长矛、木棒等与之斗争,会长陶玉清用长矛刺伤一个日军。陶玉清随后参加抗联部队,跟随部队转战,也曾在柏根里与日军遭遇,发生激战。 1938年到1942年,村抗日救国会、妇救会多次组织群众为抗联部队送粮食1000余斤,棉衣30余件,鞋30多双,有力地支援抗战,为抗战取得胜利做出了贡献。

  1939年 7月份,抗联第六军二师十二团70多人在王钧率领下,经过长途跋涉进驻双泉,在这里做战前准备,村救国会、妇救会为部队安排住宿并补充了粮食等给养,部队经过一天休整后直捣嫩江一号机场。1940年3月17日,抗联三支队在王明贵率领下袭击了双泉伪村公所,激战半小时,俘伪警长等7 人。获胜后直奔科洛,夜袭科洛伪警察署。

  1941年 6月,抗联三支队得知有一批日军押送的军需物资由嫩江经石头沟运往黑河。三支队与当地群众紧密配合,仅用1 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这次战斗摧毁军车7 辆,打死打伤日军五六人,缴获一大批军需物资。取得了石头沟伏击战的胜利。

 
作者:智守民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安静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