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快讯:
开展机关作风整顿 弘扬践行新风正气。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新闻网  >  美文共赏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直罗镇大捷:全国革命大本营的“奠基礼”
http://heihe.dbw.cn  2016-10-18 13:59:20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1935年11月,红一方面军在陕西省鄜县(今富县)直罗镇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歼灭战,取得重大胜利,史称直罗镇大捷。对这次战役,毛泽东说,直罗镇大捷是“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甘苏区。随后,他们与陕北的红15军团胜利会师,恢复红一方面军的番号,由彭德怀任方面军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其中,红1、红3军团合编为红1军团,林彪、聂荣臻任军团长和政治委员;红25军、陕甘红军组成红15军团,徐海东、程子华任军团长和政治委员。

  蒋介石得知红军主力到达陕北的消息,大为震惊和不安,立即调遣大批国民党军前来进攻,企图趁红军立足未稳之际消灭红军。

  蒋介石令西北“剿总”重新调整“围剿”部署,胁迫东北军组织5个师的兵力发起新的进攻。敌人妄图首先限制红军向南发展,然后采取南进北堵、逐步向北压缩的战法,消灭红军于洛河以西、葫芦河以北地区。敌人还打通洛川、鄜县、甘泉、延安之间的联络,构成沿洛河的南北封锁线。

  11月1日,国民党军先头部队4个师由甘肃庆阳、合水经太白镇沿葫芦河向鄜县东进,其中两个师当日进占太白镇。6日,国民党第67军第117师由洛川进至鄜县,配合先头部队东进。按照国民党的计划,大军东西对进将红军围剿于葫芦河、洛河之间地区。

  为粉碎敌人的进攻,毛泽东决定集中刚刚会师陕北的各路红军,在直罗镇一带给敌人迎头痛击。

  直罗镇位于葫芦河南岸,是陕西鄜县通往甘肃合水大道上一个较大的集镇,三面环山,南北群山起伏,中间是一狭长谷川,地形十分有利。红军就借这个地势布置“口袋”,决定把敌人放进直罗镇后一举歼灭。

  11月20日,国民党军4个团在6架飞机的掩护下,沿葫芦河向直罗镇闯来。

  这时,担负诱敌任务的红军1个连迎上前去,同敌先头部队接触后,边战边退,故意向敌人示弱,引诱其向布好的“口袋”里钻。

  敌人误以为红军抵挡不住,更加趾高气扬。敌第109师一直追击到直罗镇,占领了附近的高地。

  当晚,毛泽东下达命令,红1军团从北向南、红15军团从南向北,在拂晓前包围了直罗镇的敌第109师。21日拂晓,随着一声令下,隐藏在南北两山的红军,向直罗镇压来。激战至12时,敌第109师大部被歼,师长牛元峰逃到镇东小寨,指挥一个多营负隅顽抗。红军强攻几次后,决定围而不打。24日上午,红15军团将突围的第109师残敌全部歼灭。同日,红1军团将敌第106师后卫第617团歼灭于羊角台至张家湾途中,其余敌军逃入太白镇。之后,红军主动撤出战斗。

  在直罗镇战役中,红军两个军团协同作战,共歼敌1个师又1个团,毙敌师长牛元峰等1000余人,俘5300余人,缴获众多战利品,取得重大胜利。

  这次大捷,沉重打击了气焰嚣张的国民党军队,提升了红军的信心,迫使蒋介石调整战略部署,为红军在西北站稳脚跟、扩大革命根据地,积蓄发展了新的力量,赢得了宝贵时间,从而使陕北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出发点。

 
作者:丁伟 李兵峰 马艺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安静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