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友人的快乐是“藏书”。在友人岁月的行囊里,从美丽的童年,到羸弱的老年,我看到了他内心世界装满了书的画卷!
友人“藏书”别具洞天。他生命中的那一本本书,仿佛像一位位大师驻足那里,每天与他攀谈,在他的书房中,我看到了那些集成系列的且又全面的书海,又看到了友人因书而别具的风采!从哲学、史学、美学到自然科学,无一不有;而他收藏的文学作品竟让我目瞪口呆,从古代文学的李白、欧阳修等大家的全集,到现代文学的鲁迅、矛盾等大师的全集,从选集中当代的浩然、赵树理;到外国文学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巨匠的全集,都一一在他的收藏中,至于文学作品的那些创刊号、复刊号、试刊号以及增刊号,也都如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记录在内,让我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是在他的藏书室中,还是一脚踏入了书海的波涛中。
友人“藏书”乐此不疲。通过藏书把自己微小的人生不断地放大,之后再把人生还原到最小,还原到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尘世里的生活上来。友人说,最初的日子,藏书是在老家的乡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家“蓝天一顶,荒原一片”,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为了买书,宁肯翻山越岭,爬几十里的山路。他还深深地记得第一次在县城买书的情境,因为两本书他花掉了口袋里的所有钱,没钱回家,他只能蹲在火车站。第二天他步行50里土路,好不容易回到家中,怕老人责怪,把那两本书藏到柴火垛里。
后来他参了军,多少有了点军贴费,为他藏书插上了翅膀,洗脸舍不得买香皂,把一块肥皂切成几小块分着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天,他从朋友那里得知上海一家书店出版了《辞海》,这是国内第一次公开发行!他立马跑到书店,岂不知此书早已售完。为了得到这套《辞海》,他提笔给上海书局写了封情真意切的信,恳求得到他梦想中的现实。书局的人被这位“小兵”感染了,破例寄给他一套《辞海》,他如获至宝,晚上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梦见他站在青山绿水之间,周围是盛开的鲜花和翠柏,他自己手捧一卷,在晨风绿影中静静地读着,似乎像饮着一泓甘泉……
有了这么多的藏书,让友人有了更多的阅读空间。每当朝霞升起,每当华灯初上,每当静下心来,每当知识的渴望。他常常一个人钻进“书山”阅读。
在和友人的攀谈中,我看到了成就他精神上的浩瀚故土,藏书,让他站到了世界的中心。一生一世的藏书,阅读,实现了一个人一生认知这个世界的宿命。有位名人说过:“书箱里横卧着历史的灵魂。”那些阅读里构建的世界,正是通过阅读者在看不见的时空里,向藏书和阅读者伸出了手,掏出了心!
也许正是友人的这种执着地追求,使他至今还站在书山之中,成为全国十大藏书的佼佼者!而他自己依旧在语言学上一点点地淘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