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当我们的颈椎、腰椎不舒服或者遇到跌打损伤时,总会想到推拿按摩师傅。推拿按摩师用双手守护患者的健康,他们的手和手臂因为长期的工作变得粗壮,磨出了茧子;他们几乎全年无休,越是节假日就越繁忙;他们通过推、拿、按、摩、揉、捏、点等手法,为患者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
德医双馨一生只做一件事
2014年,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上演了“寻恩记”,来自上海的知青张刚,想寻找当年救过他的“小媳妇儿”。1969年,未满20岁的张刚在我市西岗子下乡。张刚因在工作中遭受意外,导致后脊骨和腰间受伤严重,无法起床,辗转了各个大小医院仍未治愈,他逐渐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而“小媳妇”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在这位乡村医生的推拿下竟然奇迹般的痊愈。节目中,张刚找到了“小媳妇”,她就是我市有名的推拿按摩师赵石凤。
赵石凤是达斡尔族人,拥有一手祖传的推拿手艺,专治跌打损伤和各类骨科疾病,为了完善理论知识,还曾在黑龙江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学习。她从十几岁开始接触推拿按摩,从业已超过60年,从爱辉大队合作医疗站到三街正骨诊所,再到赵石凤保健按摩中心,她救助过的患者难以计数。依靠多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患者得了什么毛病,严重到什么程度,她用手摸一下心中就有数了。而每当遇到重病号,一两宿睡不好觉都是常事,她总是在琢磨病人的病情,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治好病人。
2000年左右,赵石凤的弟弟在吉林省德惠市中医院住院,她去探望时,遇到了让她终身难忘的病人。和她弟弟同病房的一位男子,因为车祸导致腰椎骨折,已经在医院的病床上躺了近两个月,下肢失去知觉。因为家庭困难,已负担不起住院费用。听说赵石凤是推拿师,病人家属恳求她救救病人,她眼见患者实在可怜就答应了。她先是摸了摸病人的脚,冰凉冰凉的,然后从腰椎开始查看,检查完即确诊是腰椎骶骨骨折,立马给病人进行了复位治疗。病友和家属帮忙抓着患者的胳膊和腿,随着一声响声,骶骨复位非常成功,过了几分钟,患者的腿就热乎过来了,血液通了,又过了一会儿,病人的脚趾也能轻微的动了,三天以后,这个病人就能下床走路了,病人想要表达感谢,被她谢绝了。她免费救治过很多家庭困难的患者,能让遭受病痛的人恢复健康是她最高兴的事。
赵石凤已经77岁了,老人说话和风细雨,让人如沐春风。在问到她何时准备退休时,她说要到干不动了为止。每当赋闲在家,就有患者来找,自己也就待不住了。如今女儿李瑛和女婿吴志滨继承了赵石凤的衣钵,要将这份祖传的推拿手艺传承下去。
不向命运低头在逆境中追寻希望
盲人推拿按摩师纪长江是我市第一家盲人按摩院的创办者,距今已经十多年了,他还获得了2011年“黑河市个私系统首届创业之星”称号。
纪长江是爱辉区西岗子镇人,小时候患病导致他只有微弱的视力。眼睛看不见,但是生活还得继续,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有一技之长来养活自己。十几岁时,纪长江通过听收音机知道哈尔滨盲聋哑学校正在招生,这让他看到了希望。到学校后,他认识了很多和自己一样眼睛不好的孩子,没有了自卑,心情好多了。
盲人学习推拿按摩要付出更大的艰辛。不仅要学习盲文,还需要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生理解剖学、病理学等相关医学知识。在学习理论知识时,纪长江把老师讲课内容录音,然后半宿半宿地背。为了找准穴位,拿捏好轻重,同学们把彼此当做患者互相练习。在盲校毕业之后,中医药大学的老师又带着他实践了一段时间,跟着老师学习诊断病情让他有了长足的进步,患者的情况只要用手一摸,和拍片几乎没有差别。
纪长江说,没开店之前他和几个同学结伴在上海、北京、上饶等地的按摩店打工。每次老板都是简单地带着熟悉一下环境,之后就靠自己了。多亏盲人的记忆力和听力很好,才能很快适应环境。“我们人多,老板也不敢欺负我们,当然要想立足还是要修炼好自己的技术。”纪长江谈起那段经历时憨厚的笑着,他说在外打工那几年让他很难忘。
采访时,纪师傅正在为一位患者推拿,这名患者对记者说,有一次他腰扭了,来推拿之前脱鞋都不敢弯腰,推拿后马上就缓解了,能自己弯腰穿鞋了,从此对纪师傅的手艺深信不疑。还有一位女士被打嗝儿困扰了好多年,纪师傅给她按了半个多月,经络通了,打嗝儿就治好了。
纪师傅的手机下载了盲人语音软件,聊微信、玩游戏、听小说都可以,这也是他主要的娱乐方式。做了二十几年,推拿按摩已经融入了纪师傅的生活,从早上7 点到晚上9点,经常工作超过12个小时,只有春节能休息几天。纪长江说,既然做了推拿按摩这个职业,就得干一行爱一行,为信任他的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