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显 创别人不敢创的业
10年前,大伙亲切地称他“小吴”,他创办了孙吴县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借款70万元;10年后,大伙尊敬地叫他“老吴”,他创办的合作社荣获国家级示范社,固定资产9600万元。10年时光,“小吴”变成了“老吴”,让402户入社村民尝到了农民创业、发展现代大农业的喜果。大伙说,老吴就是他们的幸福指数。
老吴叫吴德显,孙吴县桦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先后获得CCTV2011年度“三农人物”、2011年“全国种售粮大户”、2012年全省“创业、创新、创优”活动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雷沃杯“全国20佳合作社理事长”、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2015年“全国十佳农民”等荣誉称号。
2005年,国家鼓励农民兴办农机专业合作社,出台了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吴德显抓住机遇,组织周边农民兄弟创业,带领15位村民以入股的形式,组建了桦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但降低了农民单打独斗种地的风险,增加了收入,还使更多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进入新的就业领域,实现了土地和劳动力资本的双收益。
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经营、一体化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引导下,桦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在经营好传统种植业的基础上,桦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示范发展高效特色寒地农业。建成1200亩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结合全省玉米、水稻北移战略, 2012年建成玉米示范区6300亩、水稻示范区1500亩。相继创建了桦林粮食生产合作社、丰达大豆种植合作社、天成牧业合作社,大地牧草种植合作社等,树立起了龙头产业,实现了由单一的农机作业向综合性产业的拓展。
由初建时的15户,入社本金不到85万元的“小打小闹”,发展到现如今形成了集农机、水田、牧业、粮食、牧草、加工等跨多行业的集团型合作社。2015年,合作社拥有农机装备179台套,农机总动力1.05万千瓦,场库棚占地6.5万平方米,合作社入社成员402户,经营及代耕土地面积15.1万亩。为了有效促进合作社农产品销售,合作社还投资500多万元分别在孙吴县城、黑河市、北京、上海、青岛等城市,成立了桦林产品直销店,产品打入了国内大中城市市场。在做好线下销售的同时,合作社已经注册了桦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官方网站,正在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加快“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进程。
2015年,合作社粮食总产8.5万吨,经营收入1.2亿元,纯收入6373万元。社员户均从合作社获得分红9.7万元,人均纯收入2.7535万元,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大桦树林子村整村户均纯收入实现10.13万元,人均纯收入实现3.8935万元,位居全县第一。
2016年,吴德显带领合作社继续在优化种植业结构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增效;计划在正阳山乡建立肉牛养殖基地,加快培育和牛养殖母群;计划投资450万元建设占地5000平方米的白酒生产厂,推动酿酒、储酒、酒糟饲养肉牛,促进农产品多次转化增值;计划投资120万元扩建肉牛屠宰生产线;计划投资190万元新建农产品冷藏库及配套设施,进一步打造农产品加工、冷藏、物流、销售产业化链条;计划投资300万元,建设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由田间地头直接对接市场端头,推动全县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再靠“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推动全县更多农产品实现绿色有机化生产。
第一个千万元合作社,第一个高纬寒地水稻示范区,第一个农民创业先进示范村……吴德显带领他的桦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用一个个第一,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证明了他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敢创别人不敢创的业,敢走别人不敢走的路,不断开辟出黑土地最美丽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