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黑河市老龄委获悉,经过26年的艰苦试验,逊克农场74岁的农民大豆育种家王莉媛培育的大豆品种野黑1号,在国家农业部新品种办公室的国家种子网站上发布了权利公告,野褐1号在去年7月发布了恢复权利公告,从此,野生大豆育种世界难题被逊克农场农民育种家王莉媛攻克。野黑1号和野褐1号大豆分蘖能力强,可减少三分之一的用种量,现在育成的豆种千粒重已经超过了众多优质大豆。
1990年,王莉媛上山采山产品,发现了东北野大豆多种颜色、无限生长、果实品种众多的特性,能否把野生大豆进行人工培育,育成一种早熟、高产、抗逆性好的优良大豆品种呢?王莉媛开始采集野生籽种,经过长期的艰难育种历程,大豆育种难题一个接着一个攻破。
经过国家和省权威专家检测,野褐1号大豆高蛋白(粗蛋白含量达到45.55%,普通大豆在20%左右)、低脂肪(17.84%),高钾(每100克含量达到2412.54毫克),且具有抗逆性能好,抗旱抗涝高产等特点。今年春季我省灾情严重,逊克县遇到了低温旱涝等严重的自然灾害,由于长期低温,王莉媛的大豆一直拖到6月下旬才播种,6月末才出苗,又被雨水灌了五天,但目前豆秧生长情况良好,全部结荚饱满,丰收在望。
王莉媛打算把她研究的野生大豆成果献给国家,建立我国自己的植物种源基地。王莉媛每天工作在田间,还在研究新的野生大豆品种,讲起现在培育的秧苗,她兴奋了起来。“你看看,这些大豆是黑色的,那些是褐色的,还有些是红色的、花色的,开的花也各有不同,我现在有稳定的5个豆种,我要育成七彩豆。”

王莉媛手捧野黑1号大豆种子高兴地笑了

王莉媛查看野生大豆长势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