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快讯:
开展机关作风整顿 弘扬践行新风正气。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新闻网  >  美文共赏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为何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先行北上
http://heihe.dbw.cn  2016-09-27 14:56:54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后,两支部队拥有10余万之众,为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6月26日,中共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创建川陕甘苏区根据地”。8月3日,红军总部颁布《夏洮战役计划》,决定兵分两路经草地北上,左路由朱德、张国焘指挥,右路由徐向前、陈昌浩指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随右路军行动。8月底右路军走出茫茫大草地,胜利到达班佑、巴西地区,等待左路军靠拢,共同北上。但是,9月10日凌晨,中共中央突然率红一方面军第1、3军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

  为什么中共中央要在与左路军会合之前,率领右路军中的红一方面军主力先行北上呢?

  张国焘反对中央北上方针,顽固坚持南下

  张国焘虽然在两河口会议上举手同意北上,但后来却出尔反尔,一再企图南下,准备在地瘠民贫的川康边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根据地,想避开国民党中央军,偏安一隅。

    为此,他百般拖延部队北上行动,致使松潘战役计划被迫放弃。在红军总部颁布《夏洮战役计划》,决定兵分两路北上之后,他仍几次三番想带部队南下。

  后来,中共中央和前敌指挥部联名致电左路军领导人,规劝张国焘“立下决心,改道北进”,并历陈南下的诸多弊端。张国焘对中央再三劝告置若罔闻,顽固坚持“乘势南打”的错误主张,并命令所属立即部署南下。

  张国焘大肆向党要权,不服从中央指挥

  在已经被增补为中革军委副主席的情况下,张国焘倚仗枪多人多,以组织问题未解决为由,继续肆无忌惮地向中央要权,甚至借陈昌浩之口提出让自己担任军委主席,还要求大批四方面军干部进入中央。

  为了团结张国焘共同北上,中央满足了张国焘部分要求,任命张为红军总政委,部分红四方面军干部增补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

  当左路军先头部队进至嘎曲河时,张国焘又借口河水上涨,停止了前进,公开反对北上,提出右路军即乘胜回击松潘。随左路军行动的朱德和刘伯承与张国焘进行了坚决斗争。

  为贯彻既定的北上方针,避免红军内部可能发生冲突

  张国焘为实现南下目标,对中央决定置若罔闻,对中央指示阳奉阴违。

  早在两军会师后的7月,张国焘就在红四方面军军以上干部会议上,提出要用枪杆子审查中央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9月8日,他电令右路军中的红四方面军驻马尔康地区的部队,要他们转令军委纵队移至马尔康待命,如其不服从,则将其扣留。

  9月 9日,张国焘电令,要求右路军“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叶剑英看到电报后,立刻报告毛泽东。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等经紧急磋商,为贯彻北上方针,避免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冲突,决定率右路军中的红一方面军第1、3军和军委纵队迅速转移,脱离险境,先行北上。

  中央红军主力北上后,张国焘率领红四方面军和随其行动的红一方面军第5军和第32军南下,于10月5日,在卓木碉另立中央,自封为“主席”,并通过其“中央”的组织决议,公然宣布“毛泽东、周恩来、博古、洛甫(张闻天)应撤销工作,开除中央委员及党籍,并下令通缉”。

  历史证明中央的北上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中央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先行北上,一是避免了红军间可能的武装冲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核心领导力量,维护了党指挥枪的根本建军原则;二是红一方面军主力先行北上并最终落脚陕北,为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为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三是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先行北上的成功实践,使广大红军官兵,在事实面前,逐步认清了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和分裂党、红军图谋的本质,为实现全军的集中统一指挥,创造了根本条件。据新华社

 
作者: 李赟 李兵峰 马艺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李丹丹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