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民族文化产业、特色经济——
新兴乡 激活内生动力推动经济发展
为突破民族乡经济发展瓶颈,激发经济发展活力,调动发展积极性,逊克县新兴乡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发展特色经济,切实增强乡镇经济发展能力。
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点,努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几年来,通过向上争取,多方筹措资金240万元,重点解决了群众出行问题,累计修建通村公路12公里、农村巷道56公里,所辖4个行政村村内路面全部硬化。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升级改造民族聚居村道路1500米、改造排水设施80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卫生,配置了卫生专用清理车辆,组建了农村卫生保洁队伍,重点解决了鄂伦春族小区排水和垃圾处理问题。以鄂伦春族下山定居六十周年庆典为契机,争取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了标志性迎宾门、幸福大院、6000平方米文化广场、更新栅栏8000米、新建了800平方米的库尔滨游客接待中心。
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为突破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今年由于国储粮食收购政策调整,结合县里节水增粮项目,新兴乡紧紧抓住这一时机,水稻种植调整步伐快,起步早。目前新兴改水田共计1900亩,明年继续扩大种植面积,预计达到4000亩。新兴乡新河村、新建村地处第六积温带,适宜种植甜玉米,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进行销售,每公顷收益达6000元,如今种植甜玉米已有6年,逐步形成了成熟的种植项目,为高纬寒地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
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为突破点,激发经济新增长点。去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黑龙江省鸡西故乡米业集团,注册成立了鄂乡寒稻有限公司,公司投资400万元,建成了日处理80吨稻谷的米业加工厂。公司实行“种植+销售”的模式,目前已经签订订单600吨,精装大米远销到广州、上海等地,平装大米主要销往本地市场。新兴乡果蔬杂粮深加工项目已与河北绿丰集团达成了合作意向,该项目占地200亩,项目建成后是集储藏、加工一体化的规模型企业,可将新兴乡作为其原材料的主产区,促进全乡产业结构调整,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以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和民俗旅游相结合为突破点,助力民族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先后投入资金80万元,新建乡文化站300平方米、文化大院200平方米,并组建了秧歌队、民族舞蹈队,购置了民族服饰,配齐了各演出设备。投资70万元新建了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厂,主要经营模式采用“互联网+”,拟定在库尔滨旅游景区设立专柜销售,用民族制品吸引游客目光,将民族手工艺品和民俗旅游有机结合,让鄂伦春族文化更为人所熟知,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目前正在筹建库尔滨景区原始部落群,该项目已经成功申报并得到了批复,为新兴民俗旅游增添民族元素,同时促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以发展特色经济为突破点,拓展农民增收途径。几年来,在各级民宗部门的扶持下,新兴乡食用菌种植基地已经初具规模,投资200万元建成挂袋木耳大棚33栋,完善了配套附属设施,投资25万元改造了菌包厂一处,由农户自主生产菌种,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全乡畜牧规模养殖实现了从小到大、从户到社的发展历程,目前已建成标准养殖小区3个,各类养殖大户发展到10户,并建成了一个千头猪厂,马匹饲养项目也初见规模。全乡大牲畜存栏1500头、野猪存栏50头、家猪存栏1100头、羊存栏7600只。
以推动民族事业全面进步为着力点,始终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强乡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基础建设,增配了医疗器械,招聘了医务人员,保障了群众健康需求。目前,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鄂伦春族群众医药费基本达到了全额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