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无悔的教育人生
——记孙吴县奋斗乡中心学校教师宋丽梅
孙吴县奋斗乡中心学校宋丽梅老师扎根山村教育已有三十五年。三十五年来,她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先进的教育理念,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乡村教育做出了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一致的认可和众多的赞誉。
1981年,年仅16岁的她因学习成绩优异被推选为村里小学代课教师,从此走上了教育生涯,与终身挚爱的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莽莽大山深处的村级小学担任复式班教学工作,一教就是二十几年。一个人带两个班,多时四个班,语文、数学、思品、美术、音乐、自然各科全担。白天除了活动课,几乎全在课堂上,不停地讲课、辅导,常常累得口干舌燥,声音嘶哑;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备课、批作业,一忙起来就到了星斗满天,月挂树梢。
当时学生年龄差距大,年龄大的孩子比老师小不了几岁,站起来的个头比老师还高,根本不把这个“小老师”放在眼里。调皮捣蛋的学生常常把她气得泪流满面,但是倔强的她发誓一定要带好这些学生。她主动和学生交朋友,利用课余时间同学生一起玩耍,一起游戏。她用丰富的知识,聪明的头脑,活泼开朗的性格终于收服了这些野小子、野丫头,大家心甘情愿的围绕在她左右。她趁热打铁,积极地向学生们展示知识的力量,畅谈外面的世界,谈生活,谈未来,谈理想,渐渐地学生和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路走来,她的班级成了全乡纪律最好的模范班级,学习成绩在全乡名列前茅。老乡们对她刮目相看,非常乐意把孩子送到她的班级上课,大点儿的就蹲级,小点儿的就跳级,只要能上她的班级就好。
当时的办学条件非常差,破烂的教室,破旧的桌椅,冒烟的炉子,长满野草、坑洼不平的操场……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宋老师东奔西走,终于争取到环境好一点儿的教室。年轻的宋老师学会了搭土炉子、修窗户,她带领学生上山砍木杆,给校园围起了栅栏;与学生们一起铲平了操场上的杂草,一筐筐,一盆盆端土垫平了操场;还从山上移来山丁子树、野梨树,移来好看的野花野草……手磨出了血泡,腿磕破了皮,校园里却焕然一新,春有花鲜,秋有果香,把当时一个脏乱差的学校建成了“模范学校”,令学校领导和乡亲们赞叹不已。
2009年,宋老师被调到奋斗乡中心小学,刚一到校,就接手了全校出了名的差班。经过短短一个学期的教育磨合,她就将一个差班治理得井然有序。在连续几年的坚持努力下,2013年,小升初考试,她带的班取得了全县总成绩第一的好成绩,班级被授予黑河市“优秀班集体”的光荣称号,她自己也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
从教多年,宋丽梅最迷恋、最难忘、最倾心的是课堂,她把课堂当成承载生命质量、展现人生智慧的地方,她用青春、用汗水、用执着,书写着无悔的教育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