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快讯:
开展机关作风整顿 弘扬践行新风正气。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新闻网  >  时空黑河
原苏联远东情报员徐日晓(一)
http://heihe.dbw.cn  2016-08-26 14:11:29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原苏联远东情报员徐日晓(一)

    宁艳红

  振边酒厂坐落在黑河西郊黑龙江畔的五道豁洛,欧式的古堡建筑像一幅美丽的异域风情画卷,留给世人无限的遐想。走进酒厂,叩开紧锁的黑漆大门,揭开近百年尘封的历史,不由让人想起振边酒厂的沧桑往事和神秘主人——徐日晓。

  徐日晓,曾用名徐东明(1911年——1951年) , 山东掖县西由镇后吕村人,早年留学日本,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受过高等教育,精通日语和俄语。徐日晓短暂的一生大起大落,备尝世间荣辱,是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一生,更是令人惋惜的一生。

  少年不识愁滋味

    徐日晓的父亲是黑河清末民初的民族资本家徐鹏远。徐鹏远早年“闯崴子”,在俄罗斯远东麒麟金沟淘金获得原始积蓄,后来靠行商贩酒逐渐发达起来。1911年徐日晓出生后,家境日益好转,在徐日晓3岁的时候,徐鹏远来到边境黑河创办企业,先后开设了逢源金厂、德昌火磨公司、万福广酒庄、恒曜电灯公司和万发、和瑞、兴祥等商号,成为富甲一方、声名远播的实业家。徐鹏远交际广泛,为人豪爽,曾与张作霖、马占山等各界名人结拜为兄弟。徐日晓少年时,出入其家中的大多是成功的商界人士,他深受环境影响,耳濡目染从小懂得一些经商之道。

  徐鹏远共有三个儿子,徐日晓排行老二,自小聪明伶俐、懂事乖巧,深得家人的偏爱,他与父亲和白俄罗斯庶母在一起生活。由于徐鹏远在俄罗斯打拼多年,熟练掌握和使用俄语,加之家中特殊的语言环境和生活环境,徐日晓从小练就可流利地说俄语、写俄文,较早接受西方思想文化。由于大儿子不谙经商之道,徐鹏远把传承家族产业的希望寄托在二儿子徐日晓身上。徐日晓年轻时被父亲送到日本接受教育,回国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书。

  徐鹏远在黑河经营对俄贸易,由于业务需要,他经常带着儿子徐日晓过境到苏联阿穆尔州、海参崴等地联系业务。当年,正值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思想悄悄地在年轻的徐日晓心里扎下了根。1931年日本侵略东北,1933年日本侵略者占领黑河,并于1934年成立伪黑河省。日本占领黑河后,封锁了黑河对苏联的边境贸易,振边酒厂的生意萧条,徐家把投资方向转向哈尔滨和天津。1935年,徐日晓在哈尔滨六一部队直属酒精油脂甘三公司任总技师。1936年3月,到天津华北化学公司酒精工厂任技师。25岁的徐日晓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在父亲经营的哈尔滨大同酒精公司作技师,逐渐熟悉和掌握酒精的配料和加工制作。此时,正值日本占领东北时期,他亲眼目睹日本人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在求学期间接受一些新观念,父亲实业救国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他勤奋工作,力图创新,以实现实业振边、富国强民的理想。在哈尔滨学习、工作期间,正值学生抗日运动迭起,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传播,使他更加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希望将日本人赶出中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快用在振兴家族的企业中。

  受命危难担重任

  日本侵占黑河之后,封锁了边境黑河对苏联的贸易,切断了振边酒厂的财源,年过半百、身心疲惫的徐鹏远把振边酒厂的重担交给徐日晓,带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离开了黑河,在哈尔滨、天津、北京等地督促家人开辟新产业。

    徐日晓头脑灵活,办事果断利落,28岁接管困境中的振边酒厂,负责日常管理和技术工作,但此时酒厂生意一落千丈,处于产产停停的半倒闭状态。他凭借通晓俄语和日语,擅于结交各路朋友的本事,与日本人百般周旋。日本人占有振边酒厂的野心早已蓄谋已久,任凭徐日晓早出晚归、苦心经营,依旧无法重振酒厂的对俄贸易。

  1943年11月1日,振边酒厂在日本人的逼迫下成立了“振边酒厂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成员7人,株式总数为12000株,株主徐鹏志(株数1400元)、徐日晓(株数1万元)、徐日明(株数100元)、徐日昇(株数100元)、徐铁生(株数200元)、山口退三(株数100元)、彭墨林(株数100元),日本人强迫徐鹏远的五弟徐鹏志任社长,徐日晓和日本人山口退三为常务,酒厂被日本人把持,强行生产酒精。虽然徐鹏志为会长,但他生活在哈尔滨,主要负责天津华北酒精酿造厂的业务,振边酒厂的生产和管理由徐日晓负责。徐日晓不仅跑销路,还要抓生产,更要应付日本人的纠缠和刁难。

  徐日晓与妻子儿女、侄子、侄女等一大家人居住在父亲兴建的元茂昌二楼。当年,元茂昌是黑河有名的商号,徐鹏远兴建元茂昌后的第二年,把元茂昌的一部分租给曾在俄罗斯做生意的王贯庭经营日用百货,徐日晓每天乘马车到振边酒厂工作,他早出晚归,忙时三五天才回一次家。据曾经任黑河地委秘书长的吕志贤回忆:“元茂昌很大,徐日晓家住在临街的一面,那里条件好,都是有钱人居住的地方……徐日晓性格温和,待人和蔼,经常穿着笔挺的西服,非常忙碌。”

 
作者:宁艳红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李丹丹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