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退休近二十年了,他有两件事坚持得非常好,一是每晚必看《新闻联播》,从中央到黑龙江到黑河都看;另一件是看《黑河日报》和《老年报》,只要报道过的事情他都知道。父亲经常动笔写回忆、感想、保健等方面的文章,也时常在《黑河日报》发表,《黑河日报》是他的“好朋友”。
父亲还有两个好习惯,一是“剪报”。在他的书架上,有五分之一的区域放的都是他的“剪报”,分门别类,这些“剪报”是他的“宝贝”。二是“信报”。“小道儿消息”他听,但只有见了报的东西他才相信。
明年,父亲就满八十了,他写了一篇“八十岁生日有感”的叙事长诗,回忆他一生的成长和工作的经历,并配了许多照片。美中不足是有些文字没有适当的图片;现有的照片又没有日期和说明。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我先后去了档案局、党史研究室,从那里得到了上、下两册的《黑河记忆》和《中共黑河地区(市)历史大事记》,从中寻找到一些有关父亲的照片和文字。在翻阅这些资料时发现,有许多事件抬头都是“据黑河日报报道”,这让我又有了一个想法,何不翻一下《黑河日报》,把带有父亲名字的报道收集起来,那些工作的印迹不也是一种生命历程吗?
父亲1984年来黑河到1999年退休一直任工作单位的主要领导。于是,在档案馆里我从1984年一直翻阅到1999年。在那些 已没 有墨 香的 报纸 里寻 找着 ,拍了 1000多张照片,不但收集到500多份有父亲名字的资料,还连带着收集了我感兴趣的各种资料。通过查找《黑河日报》,那些没有日期、标识的照片被准确地定位;又找到了许多没有备份的资料,于是父亲的“叙事诗”充实成了图文并茂的满满五大本“记录册”。
收集的结果慰藉了父亲,收集的过程也慰藉了我。一页页的《黑河日报》在手里翻过,就仿佛一天天的日子在眼前经过,那些铅字不仅以其厚重的承载见证了黑河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城市、乡村、千家万户,而且大量地记录了当时的人文世故。它是历史的诚实见证者,是岁月的忠实陪伴者。
父亲是幸运的,在黑河工作的十五年里,被《黑河日报》记载的重要的政务活动事件里几乎都能看到父亲的名字。余秋雨先生在《霜冷长河》的“收藏人生”中说:“除了照片,应该还有其它更多的信号,把我们的生命连贯起来。”对父亲而言,那个“信号”便是《黑河日报》。
感谢《黑河日报》,70年来日日对黑河的记录!感谢《黑河日报》,让父亲的历史有处可寻、愿望得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