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快讯:
开展机关作风整顿 弘扬践行新风正气。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新闻网  >  时空黑河
村镇史话:哈大洋的故事
http://heihe.dbw.cn  2016-08-19 09:21:34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黑龙江流域原891江段,大约在1908年左右有一位河北籍姓李的在这里挡了一个亮子,黑龙江涨水时亮子可以捕鱼用,落水后亮子就干涸了,俗称干巴亮子。在干巴亮子东南方向有一个山东籍车姓人居住的地营子,俗称车地营子,车先生来这里的时间比干巴亮子李先生早一些,所以车地营子就是这里的公称地名了。在车地营子和何地营子交界的山沟里有一个徐甲鸿地营子,俗称徐甲鸿大沟,徐先生来这里比前两位稍晚一点,当时这里就三个人。

  1918年我的爷爷赵彦邦在哈尔滨被东北军派到车地营子护守边境,1927年与苏联人娜塔莉娅结婚,之后又有从山东、河北等地垦荒人陆续来到这里居住。因为当时有套嗑儿: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人们在这里居住生活,家家有房住,有米有鱼吃,生活很幸福。对岸是苏联的小城镇康斯坦丁诺夫卡,那里熟悉奶奶的人听说她在中国生活得很好,奔着她也来到车地营子生活,还有经奶奶介绍嫁到这里的俄罗斯姑娘,到1930年,车地营子已经发展到30来户,干巴亮子还有八九户,加上徐甲鸿地营子,这里已发展到40来户人家,有汉族、俄罗斯族、满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形成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小村落。这里的居民好客,谁家打了鱼、猎到什么动物、在江上捞到木头,大家分享,谁家杀年猪都要请全村人吃杀猪菜,村子里经常出现大家聚在一起的场面,边境小村庄一片祥和。

  1930年,日本人开始对这里进行秘密侦察,这里与哈尔滨的直线距离最近,离苏联西伯利亚大铁路线最近,进入苏联远东地区地势最平坦,日本人开始谋划把孙吴建成一个大大的军事基地,把车地营子南山一带建成前沿战略要地。1932年12月,车地营子祥和的气氛突然被打破,大批的日本军人手持武器一夜之间封锁了黑龙江沿岸。从此,这里的居民与苏联小城的居民中断了自由来往,与内地亲属失去了联系,这里变成了日本人的军事禁区。

  1933年春季,日本人往车地营子南山、西南山上调派大批部队,还抓来大批的中国内地劳工,给日本人修山洞、碉堡、军营、观察哨、公路、桥梁、建民房等等。听村民王作山与奶奶聊天时讲,日本人抓到孙吴的劳工至少有20多万人,从辰清到车地营子全线施工。日本人把车地营子、干巴亮子、徐甲鸿地营子居住的村民都搬到现在哈达彦村的位置,日本大佐站在村子南山山头上向东看到康斯坦丁诺夫卡全境,向西北看到霍尔莫津甚至四季屯,大江从西北环绕到村子东南山下经过,村子东西两侧还有好几个平底的湖,真像大洋一样,这位军官哈哈大笑,高喊着:哈大洋,从此这里叫哈大洋,村子南面通往逊克和胜山要塞的公路有三座桥,桥头刻有:哈大洋(通往逊克的两座桥1969年翻修,通往胜山的桥被大火烧毁)。日本人在东南山上修建了一个四合院式的军营,西侧有护城壕、战壕,南侧、东侧有双战壕,北侧是悬崖修有碉堡,东南角和西南角是钢筋混凝土炮楼,中间修有地下军火库、营房、钢筋混凝土观察哨、木制瞭望楼,东南角有一条比较深的交通壕通往山下,南面中间向南延伸有一条战壕,进入军营的大门在西南角上,这里驻守着日本守备队、宪兵队,俗称:东大营。南山与胜山要塞是一条山脉,它是胜山向东的尽头,山峰比较高,日本人在上面修建了山洞,山洞内住兵,山洞上面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的瞭望哨,俗称胜山前沿观察哨。观察哨与山洞内有一个钢管喊话筒,遇到紧急情况时瞭望哨向山洞内喊话。南山南坡陡峭北坡平缓,北坡和东坡从观察哨到山下修了三道战壕。南山南侧山下是通往胜山和孙吴的公路,公路南侧山上,往徐甲鸿大沟去的南山道路西山最高处是炮兵阵地和营房(营房多年前被拆,营房位置现已开地耕种),环绕炮兵阵地北面是一片环形战壕阵地,有三处钢筋混凝土碉堡;东面是南北走向的战壕,有两处钢筋混凝土碉堡和一处土堆假碉堡;南面是一大片环形战壕阵地,有四处钢筋混凝土碉堡,有两处土堆假碉堡,炮兵阵地可观看康斯坦丁诺夫卡全境,炮火能控制通往逊克方向和通往四季屯方向的公路。哈大洋是日本关东军计划侵略苏联远东的前沿战略要地,村内建有警察队、看守所,警察队是东厢房,办公室红砖建成,里面设办公室、审讯室等,看守所是青砖(水泥砖)建的,墙体两砖半厚。西面是一栋土房,驻自卫团,是汉奸卖国贼组建成的队伍。北面是一栋正房,四角为红砖砌成的墙体,其余部分是土坯砌成的墙体,房盖比较陡峭上面防水物是草,是典型的日本式房屋。日本人讲究东大西小,东间住的是警察队队长英井,西间住的是警察队副队长片冈。

  哈大洋当时日本人的行政区划是现在的乡镇级,何地营子、霍尔莫津都归哈大洋领导,当时的保长叫杨恒。在哈大洋,所有的中国孩子都得学日语,我的伯父和父亲都学过日语。日本人统治哈大洋期间采取的政策是“亲善”,目的是建成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本人要求士兵见到中国儿童要给糖块吃,伪警察欺负百姓被发现后,抓到宪兵队就打,给当地百姓制造假象,表面看去日本人很友善、很主持正义,其实质是为了达到侵略占有目的。在哈大洋山里修工事的劳工都被日本人秘密杀害了,哈大洋的吴大力士就被日本人秘密抓去做了细菌试验。日本人把哈大洋作为基地秘密侦察苏联远东地区,利用中国汉奸频繁活动于黑河、奇克特之间,接收情报等。哈大洋当时被日本人教育奴化的几乎变成了日本风俗,家家都修有庙宇,村子西头的一片树林都是庙,当地人称庙通。日本人经常逐户查卫生,宪兵带上白手套专往棚边的缝隙里摸,一摸手套黑了,说你卫生不合格。每个村民都得有日本人核发的良民证,否则寸步难行。哈大洋到1945年 7月已经发展到近70户人家,不算日本居民。

  日本人想把孙吴和哈大洋建成侵略苏联远东的军事基地,他们的梦想在苏联红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的枪炮声中彻底破灭了。日本人投降后,哈大洋的一些老人编了顺口溜:小日本瞎胡闹,临走留下一条道。这不是简单的顺口溜,哈大洋山里四通八达的道路记载着中国无数劳工的血泪史,数以万计的中国劳工冻死、饿死、病死、累死在给日本人修路、修工事的荒山野岭上,有无数劳工是被日本人活活打死和秘密杀害的,我们要永远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945年8月15日孙吴光复,1946年5月孙吴开始全面剿匪,1947年春天孙吴土地改革首先在沿江乡开始,赵天野率领土改工作队进驻哈大洋实施土地改革。第一步划成分;第二步建户口;第三步分土地。据孙吴县志记载: “1947年孙吴农民分得土地2000垧”,1948年孙吴的土地改革结束。赵天野在哈大洋土地改革期间吃住在我爷爷家,他在群众大会上说:“哈大洋不能沿用日本人起的名字,得起个中国人自己的名字”。之后,赵天野给改名为哈达彦,达斡尔语称山崖下的深水为“哈地阿沿”,汉语读音“哈达彦”。

  如今,哈达彦的三处日本侵华遗址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铁证,证明了日本侵略军妄图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企图侵略苏联远东的历史事实,这些遗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也是红色旅游的好景点,保护和修缮这些遗址刻不容缓。

 
作者:赵金虎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吴岩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