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嫩江有序推进教师“县管校用”管理体制
为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教师合理交流轮岗提供制度保障,加快推进教育公平,作为全市试点,嫩江县积极有序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用”管理体制的实施。
在推进“县管校用”工作中,该县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编在岗教师为范围,坚持统筹兼顾、协同推进、民主协商原则,建立县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机制,每学年初调整各单位教职工编制,确保县域内所有中小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调整完善中小学岗位结构比例,由人社局、教育局根据学校办学规模、教职工人数和教育教学质量等因素,合理确定管理岗位等级分布。全面推行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考试科目的设置和内容要突出岗位特点和职业适应性,适当提高面试成绩在招聘总成绩当中所占比例。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聘用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教师考核评价、评先树优、职称评聘、工资分配等管理工作。逐步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建立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双向流动的长效机制。改变以往对学校的单一评价方式,实行立体评估、单项运作、多元组合,构建多元化学校评价体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以师德、能力、业绩、贡献为核心,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教师评价机制。改善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保障教师队伍梯队发展,以退定补、以岗位(学科)定补、超编定补(先进后出),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制定的教职工竞聘方案、交流轮岗、绩效考核办法等,须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同时,该县要求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好政策宣传,加强教育引导,营造良好氛围。成立县教师(人才)管理服务中心、学校教育教学社会考核评价中心、教育教学研究培训监测中心、助学中心、教育网络信息管理中心,明晰各自职责,要求对中小学教师“县管校用”管理改革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提早研判,做好预案,积极稳妥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