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言行 “勿雷人”
宗国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合适,办事得体,不仅是党员干部应有的个人形象,也是在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添分加码。日前宁波推出党员干部负面言行提醒制度,并编印“负面言行提醒本”,因其形式新颖、有过必问而别具特色。
相比过往,文明用语规范不少,但正面引导不如这种负面提醒来得更直接、更有针对性,文件指导不如这种生活漫话来得更接地气、更入人心。宁波从全市党员干部征集负面言行,筛选出68项带有普遍性的“过头话”和具有代表性“糊涂事”,是一次集中的揭己短、亮家丑,也是向社会公开承诺党员干部的品行要求。姿态和勇气都值得点赞。宁波不仅编订了“提醒本”,还配套了“群众监督,党组织记录”、“谈话提醒、责令整改”、“量化考评”举措,把负面言行记录与党员评优评先、提拔使用挂钩。据悉,仅在宁波下辖马渚镇一地,已经有近20名基层党员干部被约谈过。能以“负面提醒”防止服务上扯皮推诿、接待时摆臭脸、回答咨询时态度消极,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也是推进为民办事服务的有效举措。
要知道,负面言行虽然不违法违纪,但在群众中造成的不良影响却是巨大的,比如信访人员一句“不归我管”,就可能把矛盾转嫁,从而引发大量越级上访,再如窗口工作人员态度冰冷,双方一言不合,就会冲突乍起。实际上,“负面提醒”不是要让党员干部说话做事缩手缩脚、不敢作为,而是希望他们能够谨言慎行,注意树立良好形象,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仍需正视的是,从“门难进、话难听、事难办”到“门好进、话好听、事难办”,局部虽有改善,但还没有达到治本之效。这正说明通过‘外化于行’促进‘内化于心’,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革除体制积弊,做好长期艰巨的深化探索。唯有将“负面提醒”与其他作风建设制度一同转起来,切实进行系统化运行,类似“干部当面笑脸不顶撞、背后推诿不办事”“当面不再说狠话、瞎指挥,背后只是不担当、不作为”的情况,才能有效避免。有了“负面提醒”,工作中就多了一把“标尺”,多了一道“安全阀”,让党员干部在正风肃纪、修身正德的基础上进一步“定好位”“讲好理”“把好度”“干好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据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