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绿色黑河 共享生态红利
——我市生态环保工作成效显著
黑河,中俄风情之都,北国养生福地。
在这里,可以贪婪地呼吸,天空澄明,空气清新。
在这里,可以欢乐地追逐,青山叠翠,绿色相伴。
在这里,可以畅快的遨游,龙江水碧,奔流不息。
这是对她的有形嘉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一个个国家级殊荣花落黑河,成为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至高褒奖。
这是对她的无形赞誉——“良好的生态、宜居的环境,让我情不自禁爱上这座城市,并选择留下来创业。 ”黑河中兴牧业邵松成说出了自己的黑河情结。
是什么让黑河锁住人们的视线、抓住人们的心扉?
举生态旗——咬定青山不放松
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不大,是黑河的现状。“必须加快发展,必须负责任发展。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黑河领导干部头脑清醒。
我市将生态环保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并将涉及到生态环保的重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为加快推进国家级环保模范城、文明城创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环保工作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并多次深入各县(市、区)实地检查,科学摆布各项工作,调动全市上下力量,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先后下发了《决战攻坚实施方案》、《攻坚阶段主要任务分解表》、《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及《黑河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细化任务,严格追责。2015年,黑河通过省级技术评估,创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领导得力,措施有效。全市各地不断提高环境监测、环境监管能力,污染减排、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进一步推进,在环境应急能力和农村生态创建上取得新突破。
夯实基础设施,打造宜居福地。围绕打造“天蓝、地绿、水清”城市的目标,近年来投入约10亿元,先后完成涉及污水、垃圾、医疗废弃物处理和城市排水管网建设、饮水源保护等环保基础设施项目16项,全市环境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提升。今年,我市还实施了“黑河蓝”保护工程,倍加珍惜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让黑河蓝天白云常在,绿水青山永驻。
狠抓污染物减排,铁心硬手治污。在项目准入上,我市坚决向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项目说“不”。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一时的发展,对选址不当、不符合城市规划、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污染严重的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5年来,我市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7家,5家电厂共14台机组脱硫设施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检查企业2418多家(次),90余家企业受行政处罚。
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呵护健康呼吸。完成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10647辆;市区供热燃煤小锅炉全部拆除,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工作24家,环境质量持续得到改善,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达到98%以上,始终排在全省前三位。
创生态业——打造绿色增长极
绿色环保、生态文明,一直是黑河的“金字招牌”。近年来,我市持之以恒抓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绿色矿山,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了区域经济和生态建设的“共赢”。
生态农业风生水起。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突出寒地黑土、绿色有机、原生态特色,完善绿色农业生产体系,推动黑河高纬寒地生态农业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目前,我市已成功打造了“黑河大豆”、“非转基因大豆”精深加工制品,“北纬49度生态农业”,“矿泉系列”产品,“食佳”、“硬红春”小麦制品,“中兴牧业”、“宜品乳业”、“辰鹰”乳制品等一批省著名和国家驰名商标的农产品。
生态林业异军突起。我市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加强对俄林业科技合作,全面推进北药种植、蓝靛果忍冬栽培、森林生态旅游等林业产业建设,爱辉山珍、孙吴长乐山、嫩江北药、三精黑河药业等组建山特产品产业集团,一个个特色林业生态产业开辟了一条条富民快车道。
绿色矿山活力迸发。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完成宋集屯、西岗子煤矿环境治理试点项目,三道湾子金矿、一五一和富宏煤矿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启动实施。
生态旅游朝阳产业。围绕养生、跨国旅居养老、边境界江、红色文化、民俗历史、冰雪等旅游特色,打造“红色、绿色、古色、白色、蓝色”交相辉映的特色旅游城市。生态旅游魅力不断凸显,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60.9万人次,旅游收入28.4亿元。良好的生态,已成为黑河的“绿色增长极”。
打生态牌——共享生态新福利
生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知。行走于黑河,树绿、花红,蓝天、绿地、碧水、青山,随处可见的生态美景触动着人的心弦。
黑河,最大的品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福利是绿色生态。为此,黑河牢牢贯彻落实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先后启动了“美丽乡村”、“三江四岛”、沿江公园改造等生态工程建设。截至目前,黑河四岛防护工程完成护岸21.93公里,固滩1.22公里,完成工程量301.68万立方米,占总工程量的99.64%;沿江公园改造工程、大黑河岛还绿、双子城广场铺装及附属工程、5公里城区损毁道路修复等四岛防护工程的配套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建成后的沿江公园,将如同一幅幅美丽的“插图”,点缀在大气磅礴的黑龙江畔。
“现在的黑河越来越漂亮了,我们的休闲游玩场所多了,幸福感也增强了。”市民徐月发出由衷赞叹。满眼的绿色,便是黑河最具魅力、最宝贵的财富。人们开门见绿、推窗见景。漫步城中,公园棋布、绿带纵横、花团锦簇,让人心旷神怡。其实远不止于此,我市美丽乡村亦“别有天地”:在乡村,我市大力实施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提升农民素质,窗外沃野花香四溢,庭前小溪潺潺流水,风韵遍布乡村。目前,全市重点流域规划项目达24项,拥有省级生态乡镇4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村30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