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形势 增添新动力 打造新高地
——我市上半年对外贸易平稳运行,进出口总值完成30391.18万美元
年初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的战略部署,在调整中发展,在转型中升级,持续优化结构,对俄经贸不断深入,实现了新常态下的平稳运行。1-6月份,全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完成30391.18万美元,其中进口15693.72万美元,出口14697.46万美元。
转型升级适应对俄经贸新形势
走进黑河顺兴经贸有限公司的蔬菜加工车间,工人们正熟练地分拣着土豆、元葱、苹果等果蔬,经过装箱打包后的数千斤果蔬将被发往俄罗斯市场,端上当地人民的餐桌。企业负责人史立文告诉记者: “上半年,公司出口了4万多吨果蔬,贸易额达到700多万美元,对果蔬出口的生意方向和发展前景都充满信心。预计到年底,出口量将达到10万吨,贸易额将达1000万美元。 ”这只是我市对俄贸易不俗表现的一个缩影。
对俄贸易比重上升是我市上半年外贸运行的一大亮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俄经贸合作,认真落实全省推进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工作方案,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把实施对俄合作升级工程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予以重点推进。6月份,我市出台了参与龙江丝路带建设工作方案,不断将龙江丝路带建设引向深入。1-6月份,我市对俄贸易完成29146.43万美元,同比增长7.93%,占整体贸易额度的96%,比去年上升2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完成13919.06万美元,同比增长9.54%,进口完成15227.37万美元,同比增长6.51%。
优化服务增添对外经贸新动力
按照“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的理念,我市依托境内各类进出口加工园区,努力扩大地产品出口规模,提高进口资源能源类商品落地加工。目前,全市规模较大的出口加工企业有君达塑料制品、天和木业、兰星经贸、进发塑料4家,主要产品为编织袋、地膜、集成材、水泥熟料、汽车按钮配件、蔬菜等,正在重点推进的黑河利源达公司年生产5000辆对俄各类专用汽车(挂车)项目完成投资1.92亿元,现正进行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同时,依托黑河进出口加工产业园,利用引进俄电重点发展以硅、硼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和水泥等建材产业,现已引进企业10家,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
为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全市确定50家重点外经贸企业,全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难题。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对俄经贸合作企业座谈会,及时研究解决对俄经贸合作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涉外部门工作和经贸企业发展提供全力支持。全市各级商务部门积极主动与外经贸企业进行信息交流,及时将国内外经贸政策通报给企业,指导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今年1-6月,我市有业绩的边贸企业达149家,超千万美元以上、亿美元以下的企业有6家,超百万美元以上、千万美元以下的有21家。
夯实基础打造对俄合作新高地
为推动全市对俄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规模转型升级,我市以对俄合作项目为核心,以境内外园区为支撑,加快构建面向俄罗斯远东地区、服务全省全国的中俄合作高地,延伸跨境产业链条,打造中俄资源能源合作大通道。
目前,阿穆尔—黑河边境油品储运与炼化综合体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并取得实质进展,正在进行开工前的设计、勘查及项目转换相关工作。萨哈(雅库特)共和国油田区块勘探开发项目已取得三个特许油田区块地下资源利用许可证,总面积约9000平方公里,预测石油储量约为1亿吨,预测天然气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阿州别列佐夫卡镇境外石化建材加工园区有4家企业入区, 3家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618万美元,其中C-工艺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6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已投产。黑河北丰中俄阿穆尔农业(畜牧)产业园区累计投资3000万美元。境外入园加工企业6家,拥有俄农用耕地27万亩。国内配套农产品加工物流型项目完成投资6000万元,建成钢筒仓、粮食烘干塔、豆制品加工厂等,可储各类粮食5万吨,年进口粮食物流周转10万吨以上。阿州境外工业园区地址已初步选定,与土地所有权人就地价、交易税费、过户手续等事宜进行磋商。园区附属工程境外孵化中心建成使用,已入驻3家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