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看漂亮、进来干净、生活舒坦、邻里和睦、宜居宜农——
爱辉区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民过上幸福新生活
“有了室内卫生间,冬天再也不愁上厕所了!”近日,爱辉区瑷珲镇外三道沟村村民秦友家安上了新买的坐便器。该村在大连以北的村屯中率先投入使用村级污水处理设备,已在全村17户农民家中试运行,美丽和谐的外三道沟村翻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崭新篇章。今年,爱辉区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六美”要求,建设“远看漂亮、进来干净、生活舒坦、邻里和睦、宜居宜农”的美丽乡村30个,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提升群众幸福感。
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分段建设黑龙江右岸爱辉美丽乡村风情带。打造坤河乡民俗文化展示区、瑷珲镇历史文化展示区、四嘉子乡田园文化展示区、上马厂乡和张地营子乡界江文化展示区等界江风情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结合扶贫、住建工作,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彰显历史民族文化。完善道路、栅栏、边沟等基础设施,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95%以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国门界江风貌和民俗地域特色。
推进黑嫩、黑加、新鄂公路、北黑高速四条示范线建设工程,打造黑嫩公路驿站文化、革命老区示范线、黑加公路城乡一体化示范线、新鄂公路民族旅游示范线、北黑高速现代农业示范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切实抓好改路、改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项目整治。建立长效机制整治乡村环境,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乡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街有垃圾箱,村有垃圾场,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确保乡村清洁。整治乡村生活污水,进一步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并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畜禽散养,粪便乱排现象。做好四条示范线重点村基础设施维修、改造、新建和提升工程。
推进“一带四线”美丽乡村文明工程。按照“乡风文明和谐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生态文化体系。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提高农民生态文明素养,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实效,爱辉区加强了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建立美丽乡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督查项目建设实施进度;落实工作责任,对各乡镇和相关单位进行责任分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组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运用财政政策,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从今年起,爱辉区将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工作列入对各乡镇的绩效考核内容,强化考核与奖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