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残疾人事业充满阳光
——五市残联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五大连池市残联不断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在残疾人就业、扶贫解困、康复等工作中取得了长足发展,使残疾人受益面逐渐扩大,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帮助和救助。
五大连池市残联始终把解决残疾群众最期盼、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工作主要目标。几年来,出台优惠政策扶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使残疾人劳动就业逐步普及。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全面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大力扶持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稳定、搞活集中就业,使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五市残联与五市就业局等多家单位每年都联合开展招聘会活动,平均每次都能与企业签订就业意向协议十余人。积极扶持盲人开办按摩院,几年来,免费赠送按摩床、消毒柜等设备十余件,投入扶持资金8.3万元,安置4名盲人就业。
开展多形式培训,提高残疾人创业就业能力。在全市开展盲人、低视力残疾人筛查,对就业年龄段的盲人、低视力残疾人开展按摩培训,共培训盲人3期68人(次) , 经过培训的残疾人5名实现就业。几年中,培训城镇残疾人200多名, 9次深入全市各乡镇开展农村残疾人种植、养殖业培训班,聘请专家教师讲解禽畜防疫防病、大豆、玉米种植等技术,全市各乡镇800多名残疾人自主参加了培训。
五市残联加大对残疾人的服务和扶贫力度,做到精准扶贫。2013-2015年,共投入资金28万元,为全市80户农村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通过对残疾人家庭居家设施加以改造,解决了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困难,减轻了残疾人家属的负担和压力,提高了残疾人的自主生活能力和质量,极大改善了残疾人的生存状况。为318名残疾人发放燃油补贴8万余元,使残疾人充分享受到了国家的优惠扶助政策,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拉近了老百姓和政府的距离。几年来,共资助50名学龄前残疾儿童,发放助学金15万元,用于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训练和生活费补贴。 “十二五”期间,投入资金64万元,为64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了危房改造,通过残疾人危房改造提升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密切了党群关系。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重度残疾人,予以供养、救济。2014年,为451名符合条件的贫困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46.22万元; 2015年,为622名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74万余元。同时开展智力、精神及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为全市516名符合条件的精神、智力和肢体残疾人发放居家托养补助金,总金额18万余元,改善了残疾人生活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使残疾人真正得到了有效救助。他们积极与扶贫部门沟通,将符合条件的233名农村残疾人纳入了建档立卡范围。
五市残联充分利用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对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接受服务的残疾人员达1000多人次;免费发放轮椅316辆,助行器112台,其他康复器具372件;为15名听力残疾人免费定制了助听器;组织12名脑瘫残疾儿童和8名智障残疾儿童去外地接受免费康复;为16名肢体残疾人安装了假肢;2014-2015年共为120名精神病患者进行了筛查诊断,发放了价值8万余元的药品。通过开展的各项康复服务,有效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也使政府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落到了实处,促进了残疾人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