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快讯:
开展机关作风整顿 弘扬践行新风正气。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新闻网  >  时空黑河
讷嫩游击区的开辟和发展(一)
http://heihe.dbw.cn  2016-07-26 08:44:32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联武装以讷河、嫩江为中心开辟了讷嫩游击区,嫩江的抗日斗争进入了新阶段。抗联第六军十二团、第三路军第三支队娴熟地运用游击战术,在嫩江境内创造了奇袭一号飞机场、霍龙门大捷等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消灭大批敌人有生力量,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一、组建北征支队开辟讷嫩游击区

  1938年 5月至6 月间,中共北满临时省委[①]连续召开第七、第八两次常委会,决定抗联三、六、九、十一军跳出敌人包围圈,向小兴安岭西麓、黑嫩平原地区西征,开创黑嫩平原抗日游击区。6月,西征队伍分三批出发,至12月各部冲破敌人堵截,于海伦县八道林子会合,完成了西征计划。

  8月至10月间,第三、第六军远征部队先后到达海伦后,北满临时省委决定组织已到达海伦的队伍进行北征,依托大兴安岭的森林地带向北,然后向西、向南挺进,以达到贯通关内外抗日游击战争联系的目的。

  10月9日,北满临时省委召开会议,会议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一部分队伍在铁力、通北、海伦一带活动,另从第三、六、九军中抽调一部分队伍,组织两支远征队继续远征,第一支远征队伍由第三、六军组成,由第三军新第三师副师长张光迪和六军宣传科长陈雷负责,以德都、讷河、嫩江一带为目标继续远征。第二支远征队由第三、六、九军各一部组成,向通北、龙门、克山一带行进。会后,第一支远征队伍由第三军第三师第八团第一连38人与第六军第一师第六团40余人组成,在张光迪、陈雷率领下开始远征。10月中旬,几经战斗,第一支远征队伍克服重重困难,经北安、德都,转战到嫩江境内,在县内东部和北部开展游击战斗打击日伪军。11月27日,张光迪与陈雷率队行至塔溪松门山(松树砬子山)露营时,突然遭到日军袭击。激战中,第三军八团一连连长、指导员等20名战士英勇牺牲,支队长张光迪负伤。

  [②]此次战斗后,敌人继续加强对这支远征部队的围追堵截,支队全体指战员以顽强的战斗意志,与敌周旋多次甩掉尾追的敌人,保存了部队的有生力量。但由于部队孤军深入,远离后方,被迫于1939年3月经黑河上马厂过境进入苏联境内休整。3个多月后,于同年六七月间张广迪、陈雷又先后分别返回东北抗日战场。

    1938年底,第二支远征队伍所属的抗联第六军第十二团在第六军参谋长冯治纲、第十二团政治部主任王钧的带领下越过北黑铁路进入嫩江境内。王钧在回忆录《血荐轩辕》中写道:“我们十二团变成骑兵,为了锻炼行军和解决骑兵的装备,首先逆风顶雪,通过龙镇北部,越过北黑铁路,到达龙门山、尾山,五大连池北方的七星泡,前进到嫩江县,缴了南齐岭警察分驻所和何家大泡子伪自卫团。为了迷惑敌人,骑兵又突然往东进杨树屯之后,转向北进海江,西进到嫩江县北部土腰,遇敌人打了一仗,冲过冰封的嫩江,到达内蒙管辖的巴彦旗。”[③]

  十二团进入嫩江境内,通过几次对敌战斗,深深感到嫩江人民群众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和爱国热情,决定在此辟建游击区。“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我们突出地感到嫩江这个新区的开辟很重要,有利条件很多。根据这种情况,决定向李兆麟同志汇报情况,建议大力开辟这个新区,广建地方组织。”[④]李兆麟听取十二团初步取得了胜利的汇报后,指示十二团:原北征支队的任务是开辟讷河、嫩江的,他们已撤至苏联境内休整;现在十二团的任务是顶替北征支队,开辟讷河、嫩江的游击区。他表示支持支队长冯治纲的行动计划,对部队在讷河、嫩江一带开展游击活动时说: “在敌强我弱的统治区域开展游击活动,不能固守在一个地方,要贯彻抗日游击战争中的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原则,采取夜袭、突袭和远距离奔袭的战术,才能有力地打击敌人,保护自己。”

  1939年1月,北满临时省委召开第九次常委会。这次会议总结了反“讨伐”作战和进行远征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北满抗日游击运动的新策略。2月,为开辟讷嫩地区群众工作,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派下江特委宣传部长方冰玉和抗联指导员欧某分别到讷河、嫩江开展抗日斗争宣传工作。

  第九次常委会及其规定的新的游击运动方针,统一了北满党组织和抗联部队的思想认识,为讷嫩平原游击战争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十二团按照会议精神,以小兴安岭山地为依托,机动灵活地在讷嫩平原地区与敌开展游击战斗。4月,完成西征的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十二团,在抗联第六军参谋长冯治纲和第十二团政治部主任王钧率领下,在嫩江成功袭击日军一号飞机场,炸毁飞机7架,击毙飞行员和守备日军30余人。一号飞机场在诺门罕战役期间,担负给日军运输饮水、食品等物资任务,此次战斗有力配合苏联红军反法西斯战争。王钧在回忆录《血荐轩辕》中写道:[1]这次夜袭,重创了日军在东北战场上的空中突击力量,仅次于八路军“夜袭阳明堡飞机场”[2]的战绩,创造了步兵击毁日军飞机的成功战例。历经多次战斗,抗联十二团有效地打击日本侵略者,令敌人闻风丧胆,讷河、嫩江地区人民群众称其为“英雄十二团”。

  讷嫩地区游击战争的初始阶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日伪的反动统治,扩大了抗联部队在这一地区的影响,积累了开展平原游击战争的经验,同时为进一步广泛开展讷嫩地区游击战争打下了基础。

    [①]中共北满临时省委: 1935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作出关于撤销满洲省委,建立东满、南满、吉东、松江4个省委和哈尔滨特委的决定。1936年9月18日,珠河、汤原中心县委和抗联第三、第六军党委负责人在汤原县帽儿山抗联三军被服厂召开党委联席会议。会议通过决议成立北满临时省委员会(未称松江省委) ,在政治上、组织上、工作上暂时领导北满(哈东、哈南、松江、龙江、嫩江流域、呼海、齐克路沿线等地)党的组织。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北满临时省执行委员会,执委会主席赵尚志,书记冯仲云。

  [②]《征途岁月—陈雷回忆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144页。

  [③]《血荐轩辕—王钧回忆录》,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版,第115、116页。

  [④]《抗联在讷嫩地区的革命斗争回忆录》,嫩江档案馆12号全宗、1号卷宗。

  [1]《血荐轩辕—王钧回忆录》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版,第131页。

  [2] “夜袭阳明堡飞机场”:指1937年10月八路军在晋北战场上进行的一次战斗,129师769团秘密潜入敌机场,突然袭击,一举击毁日军飞机24架。

 
作者: 周炜韬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李丹丹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