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沃土耕耘不辍30载 “小城故事”搬上都市舞台
——访逊克县文化广播局创编室主任、拔尖人才汤延庭
在逊克县说起汤延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字就是“有才”!他创作并参与表演的小品曾连续四届包揽黑龙江省群星奖戏剧类金奖。他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了全国文化部在深圳举办的全国“群星奖”大赛,从全国64个参赛小品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并获得表演金奖!多年来,他积极活跃在逊克县文化创作领域,汤延庭创作的作品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太多了,他告诉记者,他深入生活,搞创作,这是他的乐趣,奖项只不过代表创作领域这篇大文章中的几个标点符号,他想成为真正的创作艺术家,用脚板去丈量文字的优美,用基层最朴实真切的生活素材填充他创作的灵魂。
精雕细琢 拜群众为师
县城的文化馆,不像大的艺术团体分工那样精细,老汤是集创作、表演、编导、制作于一身的多面手。
汤延庭来自吉林扶余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他应征入伍到黑河边防七团服役,在部队的大舞台上,他的文艺天赋得到充分施展,文艺创作与表演作品屡次在军区获奖,1999年,汤延庭服役期满,被逊克县委、县政府按特殊人才招聘到县文化馆工作,实现了他终身从事文艺工作的梦想。
汤延庭到文化馆工作的第一年,正赶上逊克县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文化馆工作人员一个萝卜一个坑,深入乡村开展培训辅导,馆里乐器、舞蹈等项目辅导员数量较多,而曲艺小品方面就他自己,为了渴望丰富文化生活的农村百姓,他频繁往返于各乡村屯之间,当时交通条件十分不便,客车每天只有一趟,为了方便工作,他把每村辅导时间都列出时间表,骑自行车、着急时就借个摩托车,赶上路况不好还要步行,从没有因为个人原因空过岗,到村里手把手教农民学员打快板、练形体、演小品、搞创作,深入各家各户,与农民交朋友,了解村里有趣的人和事儿,在群众中间他获得了大量的创作灵感和素材,就这样他辅导了车陆村、宏伟村、松树沟村、逊河、河西等30多个村屯的曲艺小品表演学员,这期间还创作了小品《算卦》、《演出之前》、相声《谁的错》、快板《我爱家乡》等80多个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作为一线文艺工作者,他平均每年下乡200余天,场景不停的转换,而他的脑海里却始终在做一件事儿,那就是构思和创作,黑河的业内人士都说汤延庭是“一只能下蛋的鸡,多产作家。”在全市文化系统中有一个盛会,那就是两年一届的“黑河之夏”文艺调演,这是评定一个市县文艺工作水平、展现文艺精品的盛会,逊克县每届都参加,而且每届汤延庭创作表演的曲艺小品节目都能获得一等奖,使逊克的参赛曲艺小品节目成了黑河文艺汇演上的保留节目。年轻的同行和教过的学员们都叫他汤老师,他却说:“村里的老百姓才是我的老师,是他们乐观豁达的情怀给了我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边城故事 走上都市舞台
创作是一件苦差事儿,没有灵感一挥而就的作品是没有看头的,为了寻找灵感,汤延庭找到一个作品的切入点,就常常是夜不能寐,做梦还在创作中,谈到创作经验他说:“一个本子的好坏关键要看你的选材与立意。选材是否新,是否小,是否巧;立意是否有警示性、褒扬性、哲理性,这是创作的重中之重,否则观众看完吧嗒吧嗒嘴,就没有印象了,那你的作品就是失败的,一个好的小品不磨叽,小的冲突矛盾开门就来,来之即解,大的两翻三翻到头,结尾出人意料,情理之中。其次就是注意对生活的观察,我们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素材,每一段新闻,每一个案例,每一个笑话,每一个短信,都会激发灵感,所以说生活本无戏,戏从生活来,积累生活讲述百姓自己的故事是最重要的。正是有了这些宝贵的创作经验,汤延庭创作和参与表演的小品《法外情》2005年年底参加全省“宏达杯”戏曲小品大赛就获得了编剧表演两项银奖, 2006年7月汤延庭参加了第十四届全省“群星奖”大赛,他创作表演的小品《电话情缘》力拔头筹,荣获编剧、导演、表演三项金奖,2007年9月作为唯一一个小品节目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了文化部在深圳举办的全国“群星奖”大赛,从全国64个参赛小品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获得群星表演大奖。 2009年他再次创作表演小品《雨伞下》参加全省第十一届群星奖,再次荣获编导演,辅导老师四项金奖,2011年创作小品《身后有棵树》获得编导演三项金奖,2015年创作小品《一定找到你》获得编导演三项金奖,就这样连续四届包揽黑龙江省群星奖戏剧类金奖。
2013年,汤延庭同志因为成绩突出,被省文化厅选送到中国戏曲学院高研班学习,全省就21名,汤延庭同志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在一年的学习时间里,创作了话剧《爱在白桦林》,受到了在京知青代表,国戏中戏专家的一致好评。2014年开始筹划成立剧组,并拍摄了第一部微电影《兄弟》,获得黑龙江省边检系统比赛一等奖。2015年,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拍摄微电影八部,深受群众好评,个人影响力广泛。
德艺双馨 筑牢军人本色
从事文艺工作十多年,汤延庭一直以军人的纪律要求自己,从没因个人原因缺席过一场演出,迟交过一个剧本,其中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知道。由于早在当兵时他的耳膜受过炮震,加上不断的熬夜创作,又落下一个神经衰弱的毛病,经常头晕耳鸣,听力逐渐减退。个人的病痛对他来说不算什么,最大的痛苦是他的父亲,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没享过福,52岁得血癌早逝,扔下两个还没成家的弟弟,一个月后,他的爷爷经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瘫痪在床,两个月后,他爱人剖腹产术后感染,先后做了两次手术,就在他饱受失父之痛的时候,在这个家人最需要他关心的时候,他备受精神经济多重压力近乎崩溃打击的时候,他接到了去黑河演出的任务,伤痛且不说,谁来医院护理他的爱人,但演出就是命令,求助亲朋好友安顿一下,他就参加演出了,台上他给人家欢笑,下了台他终于卸下包袱,找个没人的地方蹲在地上抱头痛哭……接着爷爷去世,奶奶去世,母亲去世,汤延庭都因为创作演出任务没能送终,这样的伤痛不足与外人道,可在他的心里却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汤延庭为群众和时代服务,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笔下都是小人物,轻松幽默的群众化的语言,刻画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这些年汤延庭荣获国家群星表演大奖一个,田汉文学剧本奖一个,荣获省级金奖七个,东三省戏剧小品大赛编剧一等奖一个,取得了事业上的大丰收。同时黑河地区、逊克县党委、政府也给了他很多荣誉,2004年开始,连续多年被评为文化系统先进个人,年度劳模;2007年被评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同时获得逊克县十佳公仆荣誉称号,2008年被评为黑河市优秀共产党员,黑河市十佳艺术之星称号,2009年被评为逊克县拔尖人才。2011年获得黑龙江省优秀宣传文化干部称号。2012年被评为黑河市拔尖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