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快讯:
开展机关作风整顿 弘扬践行新风正气。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新闻网  >  生态黑河
新生乡:追逐绿色不停歇
http://heihe.dbw.cn  2016-07-14 14:49:20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每当夏季,走进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宛如进入了童话世界:抬头是蓝天白云,举目是山清水秀;水泥路两边白色仿桦木的栅栏里,具有浓郁鄂伦春民族风情的房屋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树里;每走过一个路口,映入眼帘的是花团锦簇和整洁的果皮箱;极目远眺,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地、森林,刚刚出发的马队如风般疾驰而去;走进辽阔的牧场和森林,不时可见种类繁多的野生药材,偶尔还有一些野生动物出现在视线里……

  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地处小兴安岭北麓,坐落在美丽的刺尔滨河与索尔其干河交汇处,距黑河市区76公里。全乡区划面积1700平方公里,有3个行政村、4个自然屯,总人口1074人,其中鄂伦春族149人,占总人口的13.9%。新生乡有林地面积155万亩,草地面积131.4万亩,境内有16条河流,全长115公里,流域面积816公里,水域面积3923亩,耕地面积41880亩,人均耕地面积29.2亩。

  虽然地处偏远,但新生鄂伦春族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民族特色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以兴边富民、扶持较少民族发展等政策为契机,依托黑龙江省古伦木沓节、庆祝鄂伦春族下山定居等重要节庆活动,不断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养殖,打造特色生态产业,全力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全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2009年被命名为全省环境优美乡镇(后更名为省级生态乡镇)。

  近年来,新生乡进一步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开展了从村屯到乡镇全方位的创建工作。2013年,新生乡新生村新建特色鄂伦春族住房25栋,形成特色民族建筑村落,不仅改善了生活条件,而且方便了农民使用清洁能源。由于环境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新生乡用电、沼气、秸秆锅炉、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40%以上。全乡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和噪声环境质量达标率均为100%,2013年成功晋升国家级生态乡,成为我市继爱辉区瑷珲镇之后第二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全乡3个行政村全部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省级生态村创建率达到100%。新生乡乡政府所在地新生村村内建筑和设施布局合理,街道干净、排水通畅、安装铁栅栏9600米、庭院整洁、物品规整,村内无残垣断壁、无破损棚舍、无散养牲畜、无异味污染、无大型柴草垛。村内摆放垃圾箱20余个,配备清运车6台,新配备综合粪便处理车1台,陆续建成一座畜禽粪便处理厂,一处垃圾处理厂,环境管护制度健全、运行有效。目前,新生村已顺利通过环保部国家级生态村材料审核和技术评估,正式进入审批命名阶段。

  在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取得显著成果的基础上,新生乡继续推行生态建设发展战略,没有停歇追逐绿色的脚步。2015年,新生乡政府在环保部门的支持下,利用国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150万元,建立新生村垃圾收转运体系一座,对新青村畜禽粪便污染处理厂后续工程进行再升级,全乡环境治理工作又取得显著效果。乡政府投入85万元对新生村库马尔路、博奥韧路进行道路改造升级,建设道路总长1500米,铺设了步道板和沥青地面。新青村争取到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35万元,村民自筹2万元对新青村内道路进行了亮化和边沟硬化等建设升级。对辖区内饮用水源网络进行系统维护,升级改造自来水管网16645米。协调区水务局投入资金,筹建刺尔滨河与索尔其干河护堤。

  生态兴则文明盛,辛苦的付出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近几年来,新生乡和新生村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级生态乡镇、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特色名镇、中国100个值得记住乡愁的地方、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山寨、中国首届乡村旅游模范村等8项国家级荣誉和多项省级荣誉。同时,新生乡还成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单位,刺尔滨种马场被评为国家级鄂伦春马遗传资源保种场,鄂伦春族传统手工艺狍皮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鄂伦春特色民居获得全国第一届田园建筑优秀实例示范二等奖。

 

 
作者:孙学军 田超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安静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