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企行动 相伴发展
——黑河检察机关从实处服务企业
为外贸企业解燃眉之急,为非公企业辟“绿色通道”,为民生工程“保驾护航”……近年来,黑河检察机关服务大局、关注民企,开展“暖企行动”初见成效。
为边贸企业解“燃眉之急”
爱辉区、逊克县检察院依托口岸优势,积极为对俄外贸企业提供法律服务,通过法律讲座、走访座谈,提高企业法人的法律意识,使企业守法经营,规避风险。
哈市一家边贸公司急需大量小麦,北大荒集团有大量库存,由于他们不了解企业经济实力,双方洽谈进展缓慢。爱辉区检察院听闻,建议政府出面促成此事。最终,双方不但现货交易1200吨小麦,还签订了长期合作的意向性协议。
一次,某外贸企业购入一批手机准备出口俄罗斯,不巧,采购人员将一张购货票据丢失。该票据很重要,一旦缺失,海关将拒绝手机出境。商机稍纵即逝,万一延误出境出现违约,该企业将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企业老总心急如焚,向爱辉区检察院请求法律咨询。该院非常重视,从民商法、海关法规定入手,与海关沟通,探讨补救途径。黑河海关请示上级,启动应急方案,决定货物先放行、后补报票据。
为非公企业开“绿色通道”
黑河中小非公企业多,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是实力不足、融资困难、经验欠缺、经营环境差。针对现状,市检察院和基层检察院多次召开相关职能部门、民营企业、行业协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座谈会,参会者达600多人次。根据参会者的意见,他们完善、改进了《全市检察机关服务非公有制企业发展12条措施》,并多次深入企业征求意见。
检察部门举办了黑河市两级检察机关服务区域民营经济发展形势讲座暨成立检察院服务园区法律服务站,以点带面,辐射园区周围各个企业,切实努力做到为企业搞好法律服务,力求取得真正效果和实绩。一些小非公有制企业,经验欠缺、实力不足,为避免他们遭遇合同被骗、侵害商业秘密、非法经营等,黑河市检察院解剖各种案例,将涉及企业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案例集结成册,向企业发放。两级检察院积极组织非公企业单位领导、职工参观北安、孙吴警示教育基地及五大连池廉政主题公园,强化警示教育,已组织参观60余场次,近5000人。针对职务犯罪,他们还将《珍惜权力》一书发放到企业管理者手中。
某些私企业主因违法锒铛入狱,企业“群龙无首”,一旦遇到困难和波折,难以应对。黑北检察院发现该问题后,深入监区,先后对18名原私企业主推心置腹、了解需求。他们普遍反映,与企业沟通不便,“一人犯罪进监狱,企业管理不善要倒闭”,如能开辟“绿色通道”,他们可远程指挥,解决企业难题。黑北检察院领导与监区协商,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开通“绿色通道”,在押的非公企业主可以与企业管理人员会见,通过监区长和检察干警进行电话沟通,保证了企业正常运转。在押者深受感动,他们表示,一定要积极改造,重新做人。
为“民心工程”保驾护航
近年来,黑河“民心工程”赢得民心,检察机关功不可没。
五大连池市开展中小河流治理、风景区学院庭院建设等重点工程专项预防、同步监督,先后对近百家建筑企业和法人代表进行行贿犯罪档案调查。
2015年,在黑干堤防工程上马厂堤防建设中,个别村民认为耕地存在安全隐患,要求调换耕地,并到政府上访。爱辉区检察院立即组成工作组前往上马厂乡,到上访户家中宣传国家政策,对方表示服从安排。施工方非常感激,给爱辉区检察院送来锦旗。
嫩江供暖企业遭遇收费难,某校10年拖欠供热费37万元,更有甚者,某商场业户、办公用房欠费达10年,欠供热费213万元。由于“包袱”沉重,供暖企业举步维艰。为解决这一难题,嫩江县检察院检察长及办案人员深入调查,将欠费单位和供暖企业召集在一起,明确供热标准,从法律角度,督促对方缴费,最后,双方达成共识,拟订还款计划,使供暖企业正常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