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孙吴县积极创新管理服务工作机制,不断丰富活动载体,重点破解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中“六难”问题。
集中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三找”活动,收集掌握流动党员的档案材料,并分级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台账,对党员的基本情况、外出时间、务工情况、住所地址、联系办法及参加组织生活等情况逐一登记,重点解决流动党员“去向掌握难”的问题。2015年以来,该县有6名流动党员重新找到了组织,80名流动党员能够定期向联系人或党组织汇报情况。
党支部利用节假日、探亲假等机会,组织流动党员集中参加组织生活、社会活动。要求外出流动党员每半年向原党支部书面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年底进行工作和思想总结。对未转移组织关系又没有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管理的流动党员,通过开具《流动党员活动证》、《党员证明信》,实行“持证、检证”管理。每年对流动党员进行民主评议,确定等次,对评议优秀的流动党员给予表彰,对不合格的按照处置程序,进行认真处理。
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组织关系接转工作,针对党员类别未注明、预备党员信息不全、介绍信过期等问题,采取查阅党员档案、联系原党组织等方式进行确认,确保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准确无误,详实可查。针对“口袋党员”问题,登记每个接转组织关系党员联系电话,并要求做到“三个必须”,即必须参加组织生活,按时交纳党费;必须主动加强与所在党组织的联系,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党组织关系接转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及时给予落实。
印发《流动党员须知》、《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等260余份,要求流动党员外出后主动与所在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定期向原党组织汇报外出期间的各方面情况,实行“一联一”责任制,要求支委作为联络员,与外出党员结成对子150余对。利用外出党员回乡探亲、过节的有利时机,集中召开座谈会和知识讲座,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充分激发流动党员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
以开展“三带一争”活动为主线,引导外出流动党员引资回乡或带头回乡创办企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开展“两地结对”活动,在家党员帮助流动党员及家庭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流动党员发挥接触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为在家党员提供致富信息或帮助推销农副产品,从而收到“双赢”的效果。年初以来,外出流动党员共为家乡提供致富信息120余条,带动劳力转移500余人(次)。
按照“青年优秀人才流向哪里,党员发展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要求,采取流出地农村党组织、流入地、3名以上外出同城务工党员联名推荐等方式推荐优秀外出务工人员,为发展党员储备人选。按照农村党员队伍年轻化、知识化、技能型、能带头致富的发展要求,将流动人口中有文化、有闯劲儿的年轻能人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同时,帮助流动人员解决生产生活、子女教育、照看留守老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强党组织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