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合作一定是双赢的。”第六届中欧企业家峰会9月7日在法国巴黎开幕,500多位政界、商界人士与会,探讨中欧经贸合作的未来。
峰会上,“创新”“互补”“双赢”“第三方市场”“人民币国际化”等关键词频现,与会嘉宾对中国经济表示出充分信心。英国前首相布朗表示,2007—2009年世界经历了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这次危机中,中国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拉动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惠及世界。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拉米也认为,中国是世界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中国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做法给欧洲和非洲等地区提供了发展机遇。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称,他对中国政府引领经济增长和转型的能力表示赞赏。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弱于预期,部分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出现波动,中国将自身利益和全球及地区利益协调统一起来,为解决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贡献了力量。
关于“一带一路”构想及亚投行建设,拉法兰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构想,立足于促进共同利益,既有利于推动亚洲发展,也为创造欧洲企业所需的市场提供了机遇。法国公共财政总署署长贝宇诺称,“一带一路”是中国更好地融入地区和世界发展的构想,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法国大力支持中国的这些举措。
峰会不仅是思想与观点激荡的平台,也为中欧企业交流经验提供了机遇。中国伊利集团、法国空客集团、中国联想集团、法国资本投资基金会等来自各领域的企业代表分享了他们的中欧企业合作经验,展示出中欧双向跨境投资的繁荣发展。跨境电商的发展促进了欧洲工业4.0与“互联网+”的对接,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欧洲提供了更多合作机遇,法国空客集团副总裁马克·阿米两年内去了中国24趟,伊利集团与荷兰、奥地利的企业合作,用全球资源保证食品安全。
贝宇诺认为,中欧企业互补优势明显,双方合作可以有效激发各自的市场活力。“中国在全球贸易领域越来越重要,这使得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必然,法国支持人民币国际化。”
中欧企业家峰会联合主席、前对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前秘书长龙永图在峰会上表示,中国经济规模大、潜力大、市场大。“一带一路”构想与欧洲战略投资基金的对接将产生巨大力量,成为中国与欧洲投资的重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