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阿联酋对中国公民开放落地签证  ·过期药品往哪扔?  ·三招防范出境游信用卡遭盗刷  ·今年9月1日起这些新规为你我解忧  ·国管公积金最新提取流程  ·不动产登记,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微信旅游”需谨慎  ·警惕朋友圈这6个“坑”  ·家用液化气瓶有“三忌”  ·国家质检总局:几乎所有进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国标准情况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国内要闻 正文
那些年,我们感念的师生缘
http://heihe.dbw.cn   2015-09-10 09:03:20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今天是第三十一个教师节。回望求学生涯,谁的作文中没写过“昏黄的灯光下,老师还在深夜批改作业”?谁没背诵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些回忆,也是对教师最好的礼赞。

  一位镌刻进学生记忆的老师,会在许多人的求学路上洒满阳光,会对许多学子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对无数曾经的学生来说,这些经历,不只是人生路上值得咀嚼的回忆,也是可以照亮前路的精神力量。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和微友一起回味那些年的师生缘,也借此向每一位老师道一声:节日快乐!

  参与互动,请关注“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号:rmrbpl)和本版。

  ——编者

  他开启我的自信模式

  我打小有些内向,小学时成绩只是中上游。五年级时,我遇到了班主任兼全科老师马云龙。是他,开启了我的自信模式。

  马老师喜欢表扬学生,经常给学生创造一些激发思考、挑战自我的机会。一堂数学课上,马老师在黑板上抄了一道题说:“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用算术法,看谁做得快”。同学们的好胜心都起来了。我用5分多钟答完题交了卷。马老师惊喜地说,这其实是一道小学教师教材过关试题,很有难度。如果他事先说明,我恐怕会退缩。

  这段经历至今难忘。此前,我觉得自己很普通很平凡,不自信。但从那以后,克服困难的强大信心就沉在了骨子里。无论是青春阶段外出求学时遇到何种困难,还是步入社会后遭遇何种起伏,我都坚信自己很棒。每每想起,马老师的言语表情都如此清晰,那种相信欣赏、激励期待的师道,永远在我心中放着光芒。

  (@雷金)

  睿智的慰藉是一道光

  我最难忘的,是大学数学分析老师任秀敏。她不仅学识扎实,能让晦涩符号变得生动,而且为人亲和,用睿智的慰藉打消我的迷惘。

  有段时间,我在专业上遇到了瓶颈,常常闷闷不乐。一次课间和老师交流,她听出了我言语间的苦恼,于是用刚刚学完的级数安慰我说:“人生如果是一个级数,理想就是你渴望‘收敛’到的那个值。我们的人生有限,刻画不出无穷的级数,‘收敛’也只是可望不可即的梦想罢了。所以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就足够了。”多少年后,书本已泛黄,级数的很多知识点也变模糊,但老师的话依然清晰。

  那块黑板、那堂课、那句话,是匆匆那些年别有味道的风景,值得我用一生来铭记。老师或许就是如此,在传授知识、教书育人时,一句话、一个表情中饱含的良苦用心,犹如一双隐形的翅膀,引领我的青春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喃喃微语)

  传播爱与智慧的温度

  上小学时,我遇到一个有爱的老师,用书籍打开了我的知识之窗。对一个农村少年来说,这是永远难忘的幸运。

  小学四年级时,老师在自习课上给我们朗读了一篇叫《宝葫芦的秘密》的童话,令我沉醉。下课后,我还不舍得离开,主动到老师办公室帮忙打扫卫生、收拾桌椅。老师看穿了我的想法,笑着把另一本书借给了我,那是一本名叫《向阳花》的杂志。读书,对当年的我来说有些奢侈,而这本普通的书为我打开了新视野,让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光亮。从此,读书成了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人说“爱是光,也是热,可以照亮一个人的价值,鼓励一个人的能力”。这位普通的乡村教师,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老师。他在最恰当的时刻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传播着爱与智慧的温度。当不经意的关爱与读书的渴望碰撞在一起,这份美好也就永久珍贵。

  (@何冠军)

  一句肯定是“这么神奇”

  “怎么这么神奇?”这是高中地理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记忆。因为这门课成绩不好,我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但老师的这句话,让我像开窍一般轻松地跨过了学习瓶颈,影响至今。

  那是在一次讲授黄河走向及沿途水电站、三角洲等内容的地理课上。老师在上面讲,我在下面努力画出“几”字形,标注出山脉、地形等图示。临下课时,老师在课桌旁瞄了我一眼说,“怎么这么神奇?”我有些纳闷,老师解释道:“还没谁在上课时画图呢,你画得很不错!”这一句肯定,让学习中的满足感和喜悦感顿时涌上心头。

  “怎么这么神奇”,我后来经常想起这句话。它给了我在学科空白上描绘美丽色彩的动力,甚至是从思想和行动上积极向上的活力,我也经常用它来影响身边的人。我想对老师说,传播专业知识容易,用一颗真诚有爱的心对待一个孩子更值得赞美。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安静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莫斯科高校中国学生数量增加
·三尺讲台的坚守
·读懂学生 作学生的朋友
·甘做红烛终无悔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