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学季。随着一大批大学新生离家入学,又有一些家庭成了“空巢”。据统计,“空巢家庭”已经开始“光顾”70后父母。许多人从40多岁起,将要在“空巢”中至少生活10年,甚至会更长……
孩子走了,“空巢综合征”来袭,以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的母亲表现最为突出。20年生活重心围绕一个孩子,平衡的关系突然被打破,伴随而来的是迷茫、失落与焦虑。
时间是味良药。大多患上“空巢综合征”的父母,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痊愈”。但是,为什么会患上“空巢综合征”?“空巢”之前、“空巢”之下,个人的生活应该怎么过?却不能不引起思考。
心理学家认为,“空巢综合征”属于心理学上分离焦虑症的一种,是由于情感过度依赖和生活重心转变造成的。在我看来,迷失自我、缺乏独立的思想与人格也是问题所在。与儿童不同的是,成人的焦虑更多时候是一种害怕,指向未来的、敏感、迷失自我、无能为力感、对未来倾向于悲观。而这种拒绝与不接纳,日积月累,就会失去自我。当一个人失去自我后,焦虑便会无处不在。
为人父母也好,做人子女也好,夫妻相处亦是,都应该有独立的人格与思想。现下,在年轻夫妻间流行这样一句话:你负责挣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再美的花也有凋零的时候,唯有内心的强大与独立的人格是不会衰老的。大多患上“空巢综合征”的女性,亦是过于依赖外界各种关系的。家庭关系中,在尽到责任的前提下,要有自己的爱好与兴趣,有“无人喝彩”时也会“自娱自乐”的能力和勇气。当一个人真正做到独立了,内心强大的丰盈感会让快乐“自给自足”,也能带给别人快乐。而这种独立意识,女性尤不可少。女诗人舒婷那首著名的《致橡树》就是这种独立与相扶关系的真实写照:“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博尔赫斯说:我如何对我的日子说:我住在你那里,却未曾抚摸你,我周游了你的疆域,却未曾见过你。如果“空巢”之前,你没有自我,那么,从现在开始重新找回自我吧!人生很长也很短,什么时候开始认识自我都不晚。“空巢”是个机会,你拥有了大把的时间,要学会与自己相处,与日子相处,与生活相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