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调研,发现一个共性问题。一些地方建设村级活动场所时,过于追求“高大上”,建成后却很少给群众使用,总是“铁将军”把门,实质上造成了资源浪费。
群众活动场所成为“盆景”,在基层并不罕见。有的是因为选址欠缺统筹规划,位置偏僻,群众用起来很不方便;有的是因为实用设施少,功能不对路,只能成为群众口中的“寡楼”;还有的是因为村干部走偏了,把活动场所挪用为村里的办公室,主要用于召开会议。凡此种种,都让“活动场所没活动”。
群体性活动场所,是很多乡村稀缺的公共资源,建好之后,关键是让群众能用、愿用。不仅可以用来组织开展常规的文体活动,还可“一室多用”,比如打造成村里的议事平台,或者成为实用技术的培训阵地。有没有“活动”,反映的不仅仅是公共场所的使用率问题,更体现了当地干部能否把群众需求真正放在第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