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一个人是农村出身,还是城市出身,并非仅仅具有地理层面的意义,而往往直接被冠以进步还是落后的价值标签。出身农村的人,哪怕日后做得很成功,其身后似乎也总是拖着一条无形的长尾巴,有意无意地做着“习惯性遮掩”的动作。“农村人”依旧在歧视与自认为受到歧视的泥淖中挣扎。
尽管调查也显示,51.2%的受访者对“农村人”印象改变很多,但这种改变往往有个限度,即只是在道义上、情理上认为不该歧视农村。然而,至少从目前的情势看,“农村人”在公众视野中的印象还很难立马好转,这个群体获得尊重之难,并不比农民增收更容易。
首先,农民群体依然庞大芜杂,其间缠绕裹挟着诸多复杂的命题,并非单纯是一个居住地就可以说清楚。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困扰、难题,比如城市化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权益受损问题、公共服务缺乏问题,等等,这些都可以在“农村人”那里找得到参照物。农村人在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定位时,往往也倾向于自卑,很难有其他社会群体那样的自信。
其次,当下社会在价值评判标准上的过于单一、固化,也让“农村人”不可能真正成为社会上值得羡慕的人群。尽管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但总体而言,在交通、通信、教育、卫生、养老、文化等投入上,农村获得的公共财政支持,依然很不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与现代文明的隔膜。
早在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半数,达到51.27%。对于一个传统上以农为主的国家来说,这样的“人口城市化”固然可喜可贺,但是,仅仅是人口比例的变化,并不必然意味着“农村人”价值的提升,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群体备受歧视的现状。除了继续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投入,关键还是要改变权利不公平、机会不平等、价值过于单一的现状。惟有先解决人的问题,方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