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受父亲和哥哥的影响,穿上了这身绿军装,一穿就是30年;受他的影响,大女儿嫁给了绿军装,二女儿和女婿依旧身披绿军装。
他叫侯鸿祥,1999年退休后,被聘为黑河军分区军志办主任、《黑河市军事志》总编,至今仍服务于绿军装。
穿上绿军装
保家卫国守边疆
侯鸿祥是辽宁人,他的叔叔曾是建国前军人,父亲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原因,当兵的梦想未能实现,但一直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情怀。侯鸿祥的家临近海边,在他年幼时,每年夏季都会有部队官兵到海边进行军事训练,父亲就热情招呼官兵到家中吃住,一位位英姿飒爽的军人,一身身绿色的军装,都是侯鸿祥和哥哥年幼时的向往。
1968年,侯鸿祥的哥哥应征入伍,从一封封家书中,侯鸿祥更加感受到了部队的魅力,也增强了他对穿上绿军装的向往。
1969年1月,黑龙江边防到侯鸿祥所在的村子征兵,侯鸿祥顺利通过各种检查,如愿地穿上了绿色的军装,成为黑河某部的一名士兵。
初到黑河,寒冷的冬天让侯鸿祥有些吃不消。在室外站岗,有时要爬到6、7米高的树杈上,周围没有任何的遮挡,凛冽的寒风很快就将棉衣吹透,伤风、感冒是常有的事,但侯鸿祥从未因此请过假。
因为炊事班缺人手,侯鸿祥被调到炊事班,烧火、劈柴、洗菜、切菜、炒菜、焖饭、蒸馒头,在家从未进过厨房的侯鸿祥样样都学得很认真,很快便干的得心应手。
后来,侯鸿祥被调到电影组任放映员,每个月要为战友或周边的村民播放电影。为了让站岗执勤的战友们也能看上电影,有时一晚要播放两场,《地道战》、《地雷战》、《英雄儿女》等都是当时最热门的影片,也让侯鸿祥百看不厌、爱不释手。
1969年10月,侯鸿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为数不多的入伍当年入党的尖子兵。
为了绿军装
愧对妻女仍坚守
1976年,侯鸿祥的大女儿出生,因为工作忙,照顾女儿、照顾家的重担都落在了爱人身上;1978年二女儿出生时,正赶上侯鸿祥下连队,一直是邻居和爱人的姐姐帮忙照顾爱人和孩子。
当兵30年,部队是侯鸿祥的全部。1988年,侯鸿祥的父亲病重,家里几次发电报,希望他回去和父亲见上最后一面。但由于当时部队正在准备军事演习,侯鸿祥实在走不开,直到父亲去世,侯鸿祥也未能与其见上一面。
1999年1月,侯鸿祥从部队退休,爱人和女儿们都以为他可以好好休息一下,能有更多的时间陪在家人身边。但同年3月,侯鸿祥接到部队的聘请,希望他能担任《黑河市军事志》的总编,继续为部队事业发光发热。侯鸿祥二话没说便接下了这份工作,依旧兢兢业业认真工作。即使身患疾病,手术后也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
侯鸿祥说,既然部队信任咱,咱就要认真干好这份工作,守时、守纪、严于律己是部队的优良作风,虽然已经脱下了绿军装,但只要当过一天兵,一辈子都是军人。
传承绿军装
忠诚奉献谱新篇
受父亲的影响,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军人,全力支持着丈夫卫国戍边。侯鸿祥的大女儿虽然未当过兵,但如今也是穿制服的执法人员。二女儿毕业后便参军,穿上绿军装,后来还考入军校深造。
“选择了军人就选择了奉献。”由于部队工作忙,任务就是命令,二女儿的婚期被先后推迟了三次,每次都准备通知亲朋了,部队下达了任务命令,只得临时更改。小外孙两个多月的时候,便由侯鸿祥和爱人接过来“全权代理”了,如今孩子已经小学五年级,从学步、学话、上幼儿园、上小学接送到吃喝日用,都由侯鸿祥和爱人照顾。
2013年,二女婿被选去非洲维和一年,后来被调到双鸭山饶河边检站,一年只能回家与妻女团聚一次。侯鸿祥曾问过女儿是否后悔,但女儿说不后悔,只有军人才能理解军人,往大了说军人的天职是保家卫国,往小了说当兵从军也是自己和爱人的理想与心愿,要传承军旅情,忠诚奉献再谱新篇。
侯鸿祥
侯鸿祥的二女儿和女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