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省公务员一等功获得者、市城管执法局市容环境科科长赵海峰
东北网黑河06月02日讯 为了黑河这座边境城市的美丽整洁,他参加工作20年,始终在路上,他经过无数次探索,激活了环卫工作“精细化”这个关键词。
他先后获得省级环境卫生先进个人4次、系统先进个人9次、市级记功奖励2次、市级三等功3次、市级重大活动先进个人6次、市级优秀公务员3次……他就是黑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容环境科科长赵海峰。
创新机制踏实履行工作职责
环境卫生管理承载着整个城市市容市貌的清洁整洁责任,工作繁杂辛苦。黑河是一座边境口岸城市,独特的区位特点,对于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来说,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2007年10月,黑河市城管执法局启动市区街路清扫保洁招标管理试运行准备工作,赵海峰积极破解难题,制定了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方案、作业标准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保证了市区街路清扫保洁市场化招标管理模式于2008年初顺利启动试运行,当年以满分的成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专项验收,并获得环境卫生质量全省民调第二名的好成绩。与此同时,为确保市环卫处内部承包管理工作顺利启动,他几十次深入基层,掌握了第一手基础资料,起草了《市环卫处内部承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又组织召开了市环卫处各层面人员专题座谈会20余次。通过耐心的讲解方案、解释问题,使职工逐渐打消了疑虑,2009年1月,市环卫处内部承包管理正式启动。
“高起点立标、精密细致管理、快速提档升级”,赵海峰本着这一原则,制定了以“八净九无”、“三洁四净五不准”为主要内容的街路清扫保洁、环卫设施管护、清运雪作业标准等管理制度。同时,推行了街路等级管理制度、散落垃圾清除制度等几十项精细化管理措施,构建了完整的环卫精细化管理体系,在市区一、二级街路实行双班制保洁,重点街路和路段推行错时保洁,做到了重点保洁无盲区、保洁时间无盲点,全面落实街路“40分钟”清扫保洁制度,生活垃圾达到日产日清和无害化处理。随着市区环境卫生质量的不断提档升级,一个整洁、清新的黑河,呈现在了中外游客与广大市民眼前。
关注民生时刻牢记群众冷暖
“一切要看群众满不满意、便不便利”,这是深深植根于赵海峰心里的大实话。在工作中,为了适应广大市民的需求,他带领环卫工作者认真践行晨清扫作业“冬七夏六”的时限要求,即晨清扫作业必须冬季七点之前完成,夏季六点之前完成,并且要求清扫不扬尘、人过停扫,尽量避免影响到行人通行;实行了临街门市生活垃圾入户收集的方式,既有效服务于市民,又可最大限度解决垃圾乱丢的问题。冬季为了避免造成交通不畅,方便行人车辆通行,他将机械清雪作业时间都定在夜间。“即便前夜风雪再大,一觉醒来,我们一定能看到一座整洁的城市”,这是黑河市民由衷的评价。
“群众的事比天大,任何时候不能让群众受委屈”。日常工作中,他经常帮助职工解决难题。保洁员被撞伤了,他会立即出现在事故现场,跑前跑后,直到伤员得到妥善救治和处理。2009年7月,一名保洁员被人打伤,赵海峰赶到现场后,发现打人者是他的同学。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他顶住压力,坚持协助公安机关公正处理了案件。
勤奋敬业倾力诠释环卫精神
冷了躲进车里待一会儿,困了趴在方向盘上打个盹儿,饿了就着凉水吃两个包子……40岁的赵海峰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很多,积劳成疾使他患上了风湿、胃病、关节炎、颈椎病、腰背肌劳损,每到雨雪天,就疼得龇牙咧嘴,但他却从未想过放弃。
自2005年负责市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以来,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上班时间在办公室很难找到他,80%的时间都在马路上,都在一线检查、督导。有人称他为GPS定位系统,有人说他是“活地图”,哪里的垃圾箱坏了,哪个地段的保洁员状态如何,他心中一清二楚,黑河大街小巷的环境卫生管理他闭上眼睛都能说出详细情况。近十年,他平均每天检查里程达70公里,保洁员都亲切地称呼他“马路科长”。下班时间别人都走了,他的办公室却亮起了灯,他还要处理一天积压的政务工作。赵海峰几乎没有完整地休过公休日或节假日,他从来没有因为家里的事情请过假,更没有请过病假。他的双胞胎女儿从小就知道见到垃圾要捡起来,不然在春节的时候也很难见到爸爸。
2010年10月,全省“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会在黑河召开,100多个市、县(区)、农场前来学习环境卫生工作管理经验。一时间,黑河成了一颗耀眼的“明星”。为了让这座城市永久地保持星光十足,赵海峰义无反顾地开启了“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节奏。近几年,黑河市连续开展了“省级卫生城市”、“三优文明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赵海峰每天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全程跟踪督办。特别是冬季市区街路清运雪作业期间,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始终工作在清运雪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全天一线协调指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0年岁月流逝,赵海峰说他的工作目标始终没有变:踏踏实实做“马路科长”,用职责与担当守护黑河人民美丽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