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01月27日讯 2014年,孙吴县坚持一手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全县呈现出经济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宁幸福的良好局面。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3.94亿元,增长9%。
产业发育在合力攻坚中稳步提升。新建续建产业项目16个,完成投资7.7亿元,爱俐华精制糖、大果沙棘种植加工、大明光电、北纬四十九度生态农业、兴达金属等省市县重点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盛达粮食、天仓粮油、艾禾牧草等续建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博来德物流园区完成玉米烘干仓储、山产品和北药交易市场建设。加强胜山要塞景区基础建设,完成陈列馆展陈。寒地试车、农机汽贸城项目顺利实施。畜牧养殖小区加快建设,新建标准化养殖场10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成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供电线路架设,开工建设供水工程,加快推进道路、污水处理等设施。引进恒大非转基因压榨大豆油、鑫宇肉牛养殖加工等招商项目13个,实际到位资金8.33亿元,增长30%。全县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4.8亿元,增长5.3%;牧业增加值8085万元,增长8.5%。
现代农业在凸显特色中提质增效。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玉米、水稻种植实现55万亩和1.5万亩,增长6.2%和50%;蔬菜种植2.2万亩,增长53.8%;北药种植实现1.5万亩;建成玉米等8类高效优质农作物现代农业示范带、温室蔬菜和食用菌等9个示范基地、畜牧养殖和淡水养鱼等4个示范小区,全县各类作物和沙棘示范种植面积达62万亩,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87.2万亩,无公害食品认证品种达150个;食用菌栽培1150万袋,水产品产量实现650吨。新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5个,全县各类合作社达431个,桦林、哈屯现代农机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规模种植和养殖大户分别达到114户和157户。马铃薯、汉麻、水稻等特色作物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全县粮食烘干设备达14套,新建仓容34.5万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面积分别实现58万亩、110万亩,农机跨区作业面积60万亩。推广等离子体种子处理、玉米滤水移栽、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14项,良种推广130万亩,农业保险实现60.3万亩。全县粮食总产创历史最好水平,首次突破50万吨。
城乡建设在统筹推进中逐步完善。投入资金2.6亿元,全面加强城市基础建设。完成红旗街、中央街等路段沥青压面5.9万平方米,完成利民街、健康路等部分路段硬化,解放路、交通街等街路绿化和逸城小区等30栋楼房立面改造;完成净水厂改造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居民饮用水106项指标全部达标,城市污水实现达标排放;改造二次供水泵站8个,新建和改造供热管网10.4公里,旧楼供热分户改造11.7万平方米;实施城区防洪和东秀河景观带工程建设;改造棚户区1.6万平方米,完成房地产开发9万平方米;争取城投债券5000万元。城市承载功能得到加强,农民不断向县城或乡镇所在地集聚。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988”工程,投资2752万元,全面巩固和新实施18个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改造农村危房、泥草房474户,全县三星级以上示范村达到22个。生态建设得到加强,完成造林绿化4.5万亩;扎实推进节能减排,深入开展生态乡、村创建,该县在2014年度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考核中名列榜首。
社会事业在巩固提升中不断进步。投资2190万元,完成县中心幼儿园、四小和一小体育场、部分学校校舍维修等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投资1400万元,完成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业务综合楼主体、2个乡镇卫生院及41个村卫生所建设;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二级医院创建,积极开展县乡医疗对口支援,切实加强医疗卫生基础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医疗、生育保险待遇稳步提高,城镇新就业1755人,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救灾救济工作有效开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实现连续22个防期未发生大的森林火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