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01月08日讯 记者近日来到爱辉区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局的社会救助“一站式”服务大厅,看到近30名群众正在服务台前有序排队逐一递交证件材料。接受咨询、受理申请、信息填表、证件核实、登记录入……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地完成着一项项琐碎的工作。
2014年初,爱辉区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城镇低保标准由每月376元提高到每月44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年2181元提高到每年2700元。结合当前城乡低保二级管理模式,区民政局制定完善了《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制度》、《爱辉区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实施办法》等10项规章制度,并成立了社会救助“一站式”服务大厅,开展了城乡低保、低收入、医疗救助、高龄补贴、廉租住房补贴及实物配租申请的受理、审核调查和审批工作,实现了最低保障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在全省试点搭建多部门共同协作的“救急难”平台,开启困难群众救助“快捷通道”,针对因突发紧急事件或意外事故致使生活陷入困境的群众予以及时救助。目前,已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2.4万元。
服务大厅墙上这样写道:为了困难群众一切,一切为了困难群众。相关负责人关立龙介绍:“近一段时间,我们正在进行城乡低保复核验证工作,认真核实已享受低保待遇人员财产信息,整治‘关系保’、‘人情保’、‘错保’等问题,让社会救助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对于家庭状况极为困难的群众,按政策规定适当提高救助水平。”
为把关爱真正落实到有需要的群众家中,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经常到低保户家走一走、看一看,上门了解情况。同时,到低保户所在的社区、村屯开展审核调查,加强与公积金、房产和社保等部门的工作联系,详细了解低保人员的家庭收入、在职退休情况和家庭财产信息,严把审批关,让不符合条件规定的低保户退出保障范围。
截至目前,爱辉区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0514人。经过复合验证,退出对象1750人,新增低保对象1077人。
“真的很感谢爱辉区政府和民政低保部门,没有他们的关心和帮助,我的生活就没有着落,孩子也不可能这么顺利地读大学。”爱辉区贫困居民梁淑华动情地对记者说。她的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国内一所知名大学,爱辉区低保局根据她的家庭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低保“兜底”作用,有力保障了她家的基本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