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内要闻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民生新闻 行业动态 新闻专题
边境旅贸 文体新闻 全市各地 生态黑河 时空黑河 市长热线 评 论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保持使用公勺公筷、不聚集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生冷食物。 人人接种新冠疫苗,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疫苗接种你我他,守护家园靠大家。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新闻网  >  全市各地
孙吴县发展汉麻产业闯出助农增收新路子
//heihe.dbw.cn  2020-12-30 09:50:52

让农民“冬闲”变“冬忙”

——孙吴县发展汉麻产业闯出助农增收新路子

  12月15日,孙吴县清溪乡平顶村汉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打麻车间,生产线高速运转,打麻机器轰轰作响,一缕缕麻纤维滚滚而出,梳麻、打包、转储,环环相接,井然有序……呈现出一片繁忙的加工景象。

农民在汉麻加工生产线上加工汉麻

  “以前每到冬季农忙过后,就是在家待着,遛遛街、打打牌。现在好了,在家门口麻厂就能打工挣钱,而且还赚挺多!”清溪乡平顶村村民祖长清介绍说,“自2017年以来,冬闲的时候就到村里的麻厂打工,月收入5000多元,能干上两三个月,收入很可观。”

  近年来,清溪乡按照“龙头+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发展汉麻种植加工产业,2015年成立了孙吴平顶汉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合作社当年种植汉麻2300亩,到今年汉麻种植规模达到了1万亩。

  “冬闲的时候,每天到麻厂打工的有30人左右,平均每人月工资在5000元上下。”平顶汉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海军介绍,“几年来合作社共雇用村民200余人次,带动增收120万元。”

  冬闲的时候,清溪乡的农民不光可以到麻厂打工挣钱,还有的坐在家里的热炕头就把钱挣了。

  在清溪村农妇耿维英家里,几个妇女正在编织汉麻拖鞋。“编织一双汉麻拖鞋能挣4元钱,如果有订单的话,一天能编织20多双鞋。”耿维英指着炕头上已经编织好的几十双汉麻拖鞋说,“现在的日子真好,乡里帮我们找了致富门路,坐在家里炕头上就能挣钱!”

  为拓宽农民脱贫致富门路,清溪乡党委政府依托平顶汉麻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7月扶持成立了麻润麻编鞋业有限公司,用合作社自产的汉麻纤维编织汉麻拖鞋,年产量可达6000余双,大大增加了用工量和用工种类,为农民带来了24万元的收入。针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因户施策,使贫困户有更多机会在汉麻厂打工或从事其他经营活动。

  “汉麻加工让冬闲人不闲,近千名农民纷纷到麻厂打工,月平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孙吴县汉麻协会秘书长国景飞介绍说,“汉麻种植加工确实为我们闯出了一条助农增收的新路子、好路子。”

  孙吴县顺应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为实现农民增收,在审慎分析县情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后,深入挖掘优势,依托独有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思路,确定了以汉麻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推动优势资源支撑经济振兴发展,同时帮农民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

  汉麻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种植到加工的各个环节均可吸纳大量劳动力。据估算,每条打成麻加工生产线可吸纳40余名劳动力就业,平均每个加工季每人收入两万元左右。建成19条加工生产线,从事种植、加工、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农户达100余户,从业人员达2700人,大大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同时,汉麻产业在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也承担着重要角色,“汉麻合作社+扶贫”的模式已初具规模。据悉,孙吴县的汉麻产业扶贫带动贫困人口1000余人,贫困农户采取土地入股、流转等形式参与种植汉麻3.5万亩,500多人从事汉麻加工生产,贫困户人均每年增收2000元以上。

 
作者:宫玉忠 孙美玲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吴岩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更多>>
· 爱辉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 孙吴县 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 五大连池市做好“两委”换届前半篇文章
· 孙吴县胜山要塞森林公园上榜2020“中国森林体验基地”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
Copyright©2002-2006 HEIH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黑河市委宣传部 黑河日报社 主办
黑河新闻网联系方式:0456-8223257 QQ:2730088696 E-mail: tym4673@126.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56-8223216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