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第三届全省旅发大会每个观摩项目整体效果的精彩纷呈,最大限度地把黑河的旅游资源充分展现出来,力促旅发大会效应充分释放,黑河市统筹考虑,合理布局,结合每个观摩项目特色,精心设计了多条观摩线路和自选观摩线路,把沿途各景区景点串联起来,以分组的形式,采取分时出发、多路进行、交错观摩的方式进行观摩考察。本报将观摩线路涉及的部分景区景点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介绍,全面展现黑河旅游资源的独特魅力。
中国瑷珲国际汽车营地与草莓园区、外四道沟俄罗斯风情村形成旅游发展共同体,采用半封闭经营模式、智能化监控设施、人性化登录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配备照明亮化系统、垃圾回收系统、室外生态公共厕所,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娱乐等一体化休闲服务,打造成为我省投资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汽车营地,引爆“醉美331边防路”自驾游和户外运动旅游。
“海兰之夜”风情街是特色文化和夜经济主题街区,景观设计以俄罗斯风情和北方民俗建筑为主,加入设施、小品等元素,立足培育夜间经济,突出夜景氛围营造,主要经营展示地方特色产品、绿色有机食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产品、玛瑙原石工艺品,引入俄罗斯商品、休闲风情餐饮等业态,打造大气、雅致、夜晚“不打烊”的欧陆风情街区。
瑷珲古城充分挖掘瑷珲海关文化、满清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特色,依托界江和山水田园自然景观优势,对原古城遗址遗迹保护性开发,融入清代水师营文化和满清建筑风格,重现边疆重镇壮丽景象,打造集历史追忆、文化怀古、休闲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小镇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黑河旅游服务中心提供重点景区全景VR体验、一部手机游黑河智能线上服务、一次性护照办理、景区旅游大巴车集散、旅游咨询投诉受理以及黑河旅游商品和特色文创产品一站式售卖等服务,引入5G及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与“趣龙江”平台共享互通以及景区智能化监测展示管理和旅游行业动态智能分析,打造为集游客一站式服务、文旅全景智能展示、自驾车自助服务、基于智慧城市的文旅大数据分析、景区景点及企业智能管理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旅游服务中心。
黑龙江大桥观光区定位为黑河会客厅,发挥紧邻俄布市的区位优势,以整体的界江流线景观为背景,远可观对岸俄罗斯市井生活,近可漫享黑河好时光,通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提升,将黑龙江大桥公园打造成生态廊道、城市客厅、观光绿带、健康园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聚会、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教育的空间场所,塑造亲水、绿色的城市柔性空间。
中俄民族风情园是“醉美331边防路”自驾旅游廊道重点项目,通过建设主题花卉农园、俄罗斯风情街、怀旧影视体验区、非遗艺术工坊、户外拓展基地和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满族民俗园等项目,展现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时尚的休闲文创空间、惬意的生态度假环境。
黑河小微博物馆群以旅俄华侨纪念馆、黑河博物馆等各类展馆为依托,新建或升级改造特色油画、铜版画、胶片式电影机、俄罗斯咖啡炉、百年留声机等特色文化展馆或文化小店20个,形成错落有致、星罗棋布的精品馆群,全方位、立体化展示黑河多元文化。
瑷珲-腾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作为城市新添的地标美景,以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的瑷珲-腾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为主题,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文化、健身体验于一体的城市主题公园,诠释独有的地理文化纪念意义,与腾冲及沿线城市组建自驾游联盟,助力我省打造中国自驾和户外运动旅游目的地。
五大连池火山康养小镇依托世界顶级的火山、矿泉、生态等特色旅游资源,凸显矿泉强身健体、消除疲劳、预防疾病、辅助治疗的神奇效果,对标国际药泉旅游小镇,完善矿泉疗养、度假、旅居等配套设施,打造集旅游休闲、高端康养、避暑度假于一体的国际休闲康养旅游度假区和全省火山四季康养第一镇。图为五大连池火山地质博物馆火山厅展出的火山喷发剖面图。
中共黑龙江省委旧址陈列馆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后建立的第一个省级政权驻地,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和还原了历史原貌,全面展示了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省委红色历史和重大历史事件,展示共产党保卫和巩固新政权的红色历史文化,打造传承红色基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大连池火山温泉水世界以火山温泉养生文化为主题,对游乐设施进行文化植入、主题化包装,建成特色温泉水上游乐产品和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等旅游产品于一体的黑龙江省北部首家室内水上娱乐及温泉养生综合体,打造集火山文化与矿泉康养于一体的大型水上游乐中心。
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立足打造数字化智慧景区,通过复原原工具厂车间场景,设立电子激光靶道、VR体验馆,将现代科技元素融入到红色文化中,增强游客智能化体验和趣味性、参与性,打造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和省级教育基地,建立完善的红色军工旅游产业发展体系,提升北国枪城知名度。
东北抗联博物馆分馆集参观、教育、科研于一体,采用图文、场景、雕塑、VR虚拟、半景画等方式,充分展示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辉煌战绩和革命故事,再现百折不挠、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为广大干部群众重温抗联历史、追寻革命先辈足迹开辟了全新的“红色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