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柳篱,让乡村美而富
— —北安市杨家乡做“竹”文章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诗里的景象。如今漫步在杨家乡各村的乡间小道上,也能看到这样田园风光。一排排竹柳把村口、村间小道、房前屋后围起来,竹柳篱里面是村民们正在忙活的小菜园,一道道竹柳篱笆、一垄垄绿菜地、一群悠闲散步的白鹅和不时响起的犬吠声……乡村黑土地刷出新颜值。
图为杨家乡美丽的竹柳篱
记者来到杨家村72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凤有家,映入眼帘的是竹柳围成院墙,有的已长到2米多高,柳叶随风摇曳,院门旁一排一人多高的竹柳应该是新栽下不久的,还没有长出枝条,院内的菜园种着两垄整整齐齐大葱,豆角、黄瓜、辣椒、茄子一应俱全,沉甸甸地压弯了秧苗。 “去年我们8个人剪了六万段竹柳枝,每人分了1000多元。”王老汉指着庭院四周的竹柳说道,竹柳真是一种“奇树”,这种树木插枝就能长,而且生长速度惊人,不光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更是可观。
杨家乡距北安市66公里,是较远的乡镇。竹柳篱在杨家乡几个村屯随处可见。在“菜园子革命”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发现农家房前屋后的菜园缺少栅栏保护,木栅栏容易腐蚀,不美观,铁艺栅栏造价又高,小小栅栏成为困扰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难题。
杨家乡党委书记马玉柱在走访贫困户时发现一户贫困户蔬菜大棚边栽植的竹柳形成了保护菜园子的绿色屏障,又了解到竹柳具有柳和竹两种植物特性,其长势如竹,材质如柳,零下45摄氏度也能生存,生命力顽强,非常适合北方种植,当年扦插苗可达3-4米,地径2-3厘米即可截段用于来年扦插繁殖或商品销售。10厘米竹柳扦插段市场收购价格0.1元,当年扦插繁殖单株可产生效益3至4元。
去年4月,杨家乡大胆创新引种竹柳栽植篱障,发展竹柳经济。在全乡7个村贫困户菜园子宅基地栽植竹柳70万棵,并科学设计成一道道美丽的竹柳篱笆墙,推动了“菜园子革命”发展,同时,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柳篱管护,贫困户房前屋后宅基地栽植竹柳所有权都归自己,既调动了贫困户参与度,又为贫困户创造了经济效益,绿化美化乡村,助力脱贫增收。
目前,杨家乡已完成竹柳篱栽植70万株,形成7万米竹柳篱障,棵棵都是货真价实的“摇钱树”。杨家乡竹柳种植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从去年冬天到现在陆续收到周边县市乡订单,这个乡还与哈尔滨一家绿化公司签订了销售协议,保证销路稳定,订单收益全部给予贫困户,部分贫困户收益近千元,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贫困户积极参与到竹柳经济发展中来。
平时并不起眼的竹柳,经过当地群众富有创意的双手,建造成了一排排美丽的竹篱笆,朴实大方,方寸之间演绎着杨家乡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是杨家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绘就美丽乡村画卷一个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