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蟹共生”:增收新路径
——北安市东胜乡发展立体生态种养模式
这里是北安市东胜乡的蟹稻基地,一幅“有党有梦,脱贫必胜”的巨幅稻田画十分壮观,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拍摄打卡。
稻田画以“有党有梦,脱贫必胜”和“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为主题,由黑色、紫色、黄色、绿色四种彩色水稻组成,四种颜色的水稻秧苗通过有规则的排列,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空间和图案设计,组成了不同的文字和图形。随着水稻的不断生长,这些图画还将变得更加立体,色彩也将更加丰富。
东胜乡蟹稻基地的巨幅稻田画
这是北安市东胜现代农业高标准水稻生产示范基地一道分外靓丽的风景。
东胜现代农业高标准水稻生产示范基地以推进绿色生态水稻种植基地建设为目标,发展“稻田+螃蟹”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不仅探索出一条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思路、新业态,也为当地贫困人口提供了增收致富的新模式、新路径。
记者来到该基地的稻田里,看到水稻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在进行日常管护,清理田间杂草,呈现出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田现在正处于拔节期间,人工清理杂草能够避开蟹苗,不会影响到稻田里的蟹苗生长。
蟹稻基地工作人员张立民介绍,通过“稻田+螃蟹”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种出水稻的米质好,稻田蟹在市场上也十分受欢迎,母蟹可以达到60元一斤,公蟹在25元到30元一斤,根本不愁销路。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国明说,水稻基地成立以后他们通过带地入社的方式来到基地,入社的分红加上在基地打工收入,一年可以达到5万到6万元左右。
近年来,东胜乡积极推进现代农业高标准水稻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依托基地发展绿色农业、现代农业、特色农业。按照标准水稻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科学指导寒地水稻项目开发,依托乌裕尔水产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稻蟹综合种养,打造全省高标准寒地水稻生产示范基地。为了充分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基地还积极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提供了60余个就业岗位,特别是疫情防控以来,更是让不能外出打工的村民找到了增收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