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父老乡亲的日子越过越美
——记北安市赵光镇赵光村驻村工作队
“两不愁三保障”解决了,村里路变宽了、水变清了,贫困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增加了。踏上驻村扶贫路以来,北安市赵光镇赵光村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用实际行动诠释为民、务实的公仆情怀,在这支队伍的全力帮扶下,赵光村彻底甩掉了贫困的帽子,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有了稳定收入、生活得到显著改善,村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明显提升,集体经济有了坚实基础。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摸准实情,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入村伊始,北安市赵光镇赵光村驻村工作队就起早贪晚走村入户,把贫困户家庭人口、致贫原因、生产生活物资等情况熟记于心,对号建册。驻村以来,协调派出单位出资8万元,为全村安装5部无线广播、32盏太阳能路灯,捐赠总价值5万余元的衣物、米面油及生活物品;帮助28户贫困户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解决就业、就医等实际问题50余件,协调健身器材10余套。2019年汛期,为保障村民通行安全,工作队队长杨庆志借来路障警示灯,顶着倾盆暴雨带队前往深水路段,充当人体“交通岗”。工作队的使命担当,换来了贫困户的积极配合和村民的主动支持,现如今赵光村的村民有大事小情都找工作队聊聊,真正把工作队当成了村里人、贴心人。
图为去年十月份驻村工作队为贫困村民家的窗户粘贴塑料布,为过冬做准备。
打好脱贫攻坚战,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工作队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强堡垒、聚民心的“发力点”。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和党建制度汇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制度,制作党建宣传图板10余块、党建墙1面;开通赵光村精准扶贫微信公众号、微博话题,发布党建和扶贫动态30余条,累计阅读量1.9万余次;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专题学习20余次,开展“局村党务共建”系列活动14次,组织党员参观庆华军工博物馆、革命村抗联纪念馆等红色基地,深化党员思想教育,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扶贫力量。
如何才能做强产业文章,彻底拔除穷根?驻村工作队多方研判会商,结合村里实际,立足“一收入”根本,从“补短板、强基础、扬优势、创新路”四方面着手,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达成共识:借助赵光镇南山绿色生态林地优势,协调派出单位和村委会共同出资3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养殖基地。注册六井子林下鸡绿色品牌,协调派出单位捐赠鸡雏,带动25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协调省电视台文体频道,与快手、抖音等手机平台专业销售团队合作,2019年销售草原红公鸡3500余只,带动25户贫困户年增收1000元。今年,又争取到340万元建设3.2万平方米的肉鸡养殖场,预计年底建成后可带动52户贫困户,年均增收1200元。
驻村工作队坚持把志智双扶作为精准扶贫“先手棋”,针对部分贫困户自主脱贫意识不强的问题,建立了驻村帮扶超市,引导贫困户破除“等靠要”思想。组织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培训贫困户37人,帮助贫困户22人联系务工岗位,2019年人均增收3600元。在一桩桩、一件件身边故事、身边人的激励下,贫困户内生动力明显提高。今年有27人主动联系工作队要求帮助介绍就业岗位,其中通过工作队输送外出务工9人,就近务工18人,预计年人均收入9000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