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境内有两条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古驿道,一条是嫩江至黑河的驿道,另一条是嫩江至漠河的驿道。
嫩江至黑河的驿道,清朝时为墨尔根至瑷珲驿道,这条驿道的起点是吉林乌拉站(今吉林省吉林市境内),在嫩江市伊拉哈镇进入黑河市境内,伊拉哈镇的驿站当时叫伊拉喀站(七站,今晨光村),然后是墨尔根站(六站,今嫩江市城内),从墨尔根站向北依次为科洛儿站(五站,今嫩江市科洛镇)、喀尔塔尔奚站(又名四站,今嫩江市塔溪乡)、库木尔山岗站(又名三站,今黑河市爱辉区二站乡三站村)、额雨儿站(又名二站,今黑河市爱辉区二站乡),终点是黑龙江站(又名头站,今黑河市爱辉区西岗子镇坤站村)。古驿路经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逐渐变成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
吉林乌拉至瑷珲的驿道是由康熙帝下令修筑的,是在元、明时期老驿道的基础上重新设驿。同样,为了加强黑龙江流域的边防,清政府还修筑了墨尔根至雅克萨的驿道。这两条驿道,为夺取雅克萨战役的胜利,保卫边疆,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重要的兵员运输线和后勤补给线。雅克萨战役胜利的捷报是从墨尔根通往前线雅克萨这条驿路向京城传递的,因此,这条驿路又称“奏捷之驿”,共25个驿站,起点是墨尔根,终点站为额木尔河口站。这条古驿道,还为边疆的开发作出了贡献。光绪年间,漠河一带发现大金矿,引得俄国等国冒险家蜂拥而至,疯狂盗采。为保护那里的黄金,清廷派李金镛在墨尔根通往雅克萨老驿道的基础上,修筑了一条长达近2000里的驿道,头站为墨尔根,终点站是八道卡,到终点站总共33个驿站,第30站称漠河(漠那西河)站。这条驿路得名“黄金之路”。
日伪时期,入侵者修筑由嫩江霍龙门至呼玛鸥浦的霍鸥铁路,路基就是在驿道上修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千里古驿路得到新生。国家投资建设嫩漠公路,其中嫩江至霍龙门段利用伪满嫩黑铁路(嫩江经霍龙门至黑河)路基,霍龙门至卧都河利用伪满霍鸥铁路路基。这就是嫩漠公路路面窄、路基高的原因。1985年,为开发黑宝山煤田,嫩漠公路0至153公里又重新让位于铁路,修成嫩黑(嫩江至黑宝山)地方铁路。嫩江至多宝山镇又重新修筑了一条公路。
如今,古驿路早已展现新的容颜,花轱辘车已远去了,代之以现代化的出行工具飞机、火车、汽车;驿站文化也走进了历史教科书,走进了博物馆。驿路寻古,已非易事;站道问今,你会听到和看到无数动人的故事、铿锵的诗行……
在黑河市爱辉区,特别是嫩江市境内的古驿站上,世居的站人还保留着独特的站人习俗。黑河爱辉区、嫩江市把原来清代在驿站任站官、站丁的人的后裔称为“站上人”“站人”。
清康熙年间,为抵御沙俄入侵,加强东北部边防,在吉林、黑龙江设立驿站,驿站的站丁多为“三藩之乱”的“免死发遣”者,驿站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公文和军事情报,转运物资。黑河、嫩江驿站为北路驿站。站人以“辽东汉人”为主体,掺杂云贵等省的少数苗族、白族人。世居嫩江、瑷珲的站人有金、邵、范、崔、蔺、杨、刘、王、孙、陈、潘、董、冯、和等姓氏。在云南丽江,就有许多姓和的,研究驿站文化的地方文史学者张庆山先生说:和姓站人,应该是来自云贵吴三桂的部下。
站人有自己的语言,被称为“站话”。站人特色饮食有驿站马肉干、猪血、渍油饼、烧烤饼、米肠、小鱼疙瘩汤、砍刀面、荞面饸饹等。过去站人还有腌渍腊肉的习俗,这应该是从云南带来的习惯。站人饮食也受到临近的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的影响,也喜食山野菜、羊肉等,也涮火锅。如今,在嫩江市,就有站上人开设的饭馆,经营驿站风味美食。到嫩江市,马肉干也是游客购买的首选。嫩江市的孙艳秋擅长烹制站人风味美食,她是古驿道站丁习俗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清代杨宾著《柳边纪略》对驿站有一段记载:“边外驿站,相去远近不一,或百里,或百余里,或七八十里。然所谓七八十里者,三九月间,亦必走马竟日乃得到。行稍迟,或冬月日短不早发,鲜有不露宿者。露宿必傍山依林,近水草。年少而贱者,持斧伐木,或聚石为灶,出铜锅作粥,人持一木碗啜之。雨雪至,无从避,披裘冻坐而已。”风餐露宿,忍饥受冻,可见当年站人的辛苦。
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已经于201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嫩江因此成为驿站文化旅游的首选之地,到嫩江市探访古驿道,重走黄金之路;到高峰森林公园,凭吊首任北路站官崔枝藩墓葬;到古道驿站博物馆,了解北路驿站历史;到墨尔根老街,观看萨布素、李金镛这些与驿站有关的名人雕塑;到站人开办的饭馆,品尝站人特色饮食……
如果从黑河出发,开启古驿道之旅的话,游人可以先游瑷珲乡野公园,然后到瑷珲古城寻访,再由瑷珲古城到东北路驿站的头站:黑龙江站或瑷珲站,也就是现今的西岗子镇坤站村。爱辉区西岗子镇还有一个老站村,清末把头站从老站迁移到了坤站。
坤站村的建筑,彰显了浓浓的驿站文化氛围。在坤站,还可以到老羌城古城、西岗子要塞探秘。到额雨儿站(今二站乡),毗邻有二站林场,可以选购木耳、蘑菇等土特产品,二站林场产的木耳很有名。到库木尔山岗站(今二站乡三站村),毗邻有三站林场,可以到明石山景区,这里有火山石塘林景观,让人叹为观止。明石山下有亚洲最大的国营三站苗圃,总面积108公顷,繁育珍贵树种10余种,逊别拉河从苗圃中心穿过,流水淙淙,岸柳娉婷,悠悠碧空,白鸟翔飞,一派自然和谐好风光,这里可供游人观赏、游憩。从三站村左转,是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以到大森林里沐浴。过三站村还可凭吊大岭抗俄斗争战场遗址。
过大岭后不久到嫩江市界,很快到达古驿站喀尔塔尔奚站(今嫩江市塔溪乡),这里也被称为四站,可以去塔溪生态园游览,园区总面积180平方公里,涵盖嫩江市塔溪乡和霍龙门乡、爱辉区二站乡门鲁河流域的部分地区。生态旅游区主要景观景点沿门鲁河建设,西北是都柿观赏及都柿采摘区,西部是门鲁河漂流区和民俗风情区,东部是攀岩旅游区,南部文化历史旅游区,位于塔溪乡和兴安城,兴安城是清朝的“龙江八城”中的一城,是黑龙江管理鄂伦春族的协领衙门的所在地,可游览喀尔塔尔奚站历史博物馆和兴安城总管衙门遗址。到科洛儿站(今嫩江市科洛镇),可以到科洛火山群参观游览,科洛火山群已被列为省级火山森林公园。考察、游览科洛火山群,是驿站之旅的一大特色。科洛镇与山河农场共处一地,科洛还是抗联先驱打游击的地方,山河农场是围棋大师聂卫平、作家韩乃寅等人下乡的地方,在此可以感受抗联文化、农垦文化、知青文化,还可到山河农场水上公园和风情园一游。过科洛站向墨尔根古城方向,还可顺游嫩江农场的源明湖景区。到墨尔根站,在墨尔根古城(今嫩江市)游览后,向南是伊拉喀站(今嫩江市伊拉哈镇),可以到位于红嫩村的辽金古城遗址考察。如果从嫩江市区向北,可以考察墨尔根至漠河古驿道。由嫩江市区北上的第二站即哈什太驿站,是由鄂伦春和达斡尔人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村庄。三站长江乡有门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正在建设的红石砬子水电站。中腰站,是两站之间增设的驿站,处于两个驿站的中间,因此称中腰站,后建立林场,改中腰为中央,这就是坐落在古驿站中腰站上的中央站林场,这里建有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天然林生态保护基地,是观鸟、森林生态游的理想目的地。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9年9月公布第三批国家森林步道,其中小兴安岭国家森林步道南起伊春市铁力市,北至嫩江市,全长1464公里。这条国家森林步道,就包括了坤站到嫩江市以及嫩江市到漠河的这两条古驿道。
爱辉区、嫩江市的古驿道,是感受驿站文化的探秘之旅、访古之旅、美食之旅,也是体验生态文化的森林之旅、草原之旅、河山之旅。走一走古驿道,一定会让你收获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