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全国拉开序幕,如何贯彻“严”和“实”的精神,实现“三个见实效”,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任务。要想把专题教育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需要谨防四种倾向。
防止“精神疲劳”。鉴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刚刚结束,部分党员干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精神状态不佳,一定程度上存在“歇歇脚”、“定定神”的消极思想,没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习近平同志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不是集中活动,而是旷日持久的攻坚战,需要全体党员干部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在反“四风”、树新风上弛而不息、久久为功。党员干部要转变观念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充分认识专题教育的政治性和实用性,治好“精神疲劳症”,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成就新作为。
防止“创新不足”。这次专题教育不分批次、不划阶段、不设环节,为各地各单位发挥创造力留出了空间,但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一味等待上面出“规定动作”,推一推动一动,另一方面以搞活动的方法来开展常态化的专题教育,“跟着感觉走”,导致“走样”、“变味”。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这次专题教育是经常性活动,不是“一阵风”,不能以搞活动的方式生搬硬套,需要各级党委(党组)发挥创新创特精神,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在学习教育、查摆问题、立规执纪方面提出新方法、新思路,把专题教育与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结合起来,与完成本部门本单位重点工作结合起来。
防止“闭门造车”。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主体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部分党员干部认识上产生偏差,认为此次专题教育的关键是抓住“关键少数”,与人民群众关系不大,部分党员干部下基层次数偏少、了解群众实际困难不多,讲专题党课时邀请的普通群众缺乏代表性和针对性,一定程度上容易忽视群众的意见和心声。联系群众如鱼得水,脱离群众如树断根。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续,群众满不满意、认不认同是专题教育成果的“试金石”。开展专题教育不能“关门搞活动”,应该想方设法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在党校分析、整改问题、立规执纪方面突出群众观点,切实让专题教育接地气、出成效。
防止“知行不一”。开展专题教育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避免抓教育、干工作出现重学习轻整改、“一手硬一手软”、“学用两张皮”的问题,将“三严三实”变为“纸上谈兵”、“竹篮打水”,致使专题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开展专题教育,重点是在巩固深化作风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见实效,没有整改的学习是形式主义,没有学习的整改如“隔靴搔痒”。要坚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针对“不严不实”、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整改一项销号一项,以问题的整改检验专题教育的成效。(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