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阿联酋对中国公民开放落地签证  ·过期药品往哪扔?  ·三招防范出境游信用卡遭盗刷  ·今年9月1日起这些新规为你我解忧  ·国管公积金最新提取流程  ·不动产登记,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微信旅游”需谨慎  ·警惕朋友圈这6个“坑”  ·家用液化气瓶有“三忌”  ·国家质检总局:几乎所有进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国标准情况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全市各地 正文
大黑山上 “夫妻哨”
http://heihe.dbw.cn   2016-06-27 10:56:24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爱辉区七二七林场崇山峻岭之间,海拔867.4米的大黑山上,耸立着一座防火瞭望塔,这座普通的林区防火瞭望塔,因林场职工史贵玲、曹桂兰夫妇20多年的执着守望而显得格外坚固,他们夫妇俩凭着对林区的热爱和对事业的热忱,默默无闻地坚守,心甘情愿成为森林的“眼睛” , 用明亮双眸和执着的心守护着这里每一寸林地。

  不畏艰辛

    25年守望无怨无悔

  从16岁起,瞭望员史贵玲就驻守在这个塔台上。这里工作条件异常艰苦,但史贵玲以塔为家,每天通过一台高倍望远镜观测火情,守护着大黑山区域4.6万公顷的森林,一守就是25年。妻子曹桂兰担心丈夫常年独自在瞭望塔上风餐露宿没人照顾, 2003年放弃了市里工作,陪丈夫做了瞭望员,从此,二人工作、生活全部都在这狭小局促、设施简陋的瞭望塔上,迄今已经13个年头。同事们和附近的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们为大黑山的“夫妻哨” 。

  大黑山地处群山深处且海拔较高,交通十分不便,粮食、蔬菜等运送不及时,夫妻俩只能吃储存的白菜、土豆和萝卜。严冬时节,简单的蔬菜成了餐桌上的“佳肴” 。瞭望塔位于山顶最高处,距最近的村屯也有十余里,老史每周都要往返十余公里,到四道沟村运生活用水。有人问老史这些年苦不苦,他憨厚地笑着说: “苦啥,这就是工作。要对得起这份工作,对得起这片林子。 ”

  2012年以来,爱辉区出资3万元在塔下新建保温彩钢房,区防火中心给夫妻俩送来了全套全新的生活用品,借助大黑山龙源风电项目,打通了去往瞭望塔的路,大黑山瞭望塔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让夫妻俩感到十分欣慰。

  不改初心

    付出只为青山永驻

  2008年,爱辉区防火检测中心在瞭望塔上安装了防火远程监控设备,需要有人常年驻守,老史夫妻自然成为第一人选,他们欣然接受。此后,夫妇俩连节假日都在塔台上度过,防火期大半年时间里,他们每天都要爬上26米高的瞭望塔,通过望远镜、无线微波远程监控系统不间断监测半径60~90公里林区,同时负责对周边四道沟、五道沟等六个村家火的瞭望工作,随时汇报观察区情况并做好记录,确保出现火警火情能够及时发现。

  2008年秋季嫩江过界火的扑救让曹桂兰记忆犹新。当时大火烧到瞭望塔下,情况十分危急,没等曹桂兰叮嘱丈夫要注意安全,史贵玲已和扑火队员们冲进了燃起大火的密林中。7天后,老史带着浑身疲惫回到了瞭望塔,看着丈夫满脸黑色烟灰,沾着黑灰的双手全是伤口,有划伤,有烫伤,有的烫起了水泡渗着脓水,曹桂兰刚刚放下的心感到隐隐地疼。事后,曹桂兰从丈夫的口中知道这次扑救山火的危险程度,他和扑火队员险些被山火圈住,好在老史熟悉情况,面对山火沉着冷静,才能化险为夷。 “老史就是这样,一旦心爱的林子受到威胁,他就会用生命去守卫。 ”多年来,老史夫妻共发现重大火险隐患40余起,参与扑救十余次,多次为林区挽回了经济损失。

 
作者:王 颂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李丹丹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