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阿联酋对中国公民开放落地签证  ·过期药品往哪扔?  ·三招防范出境游信用卡遭盗刷  ·今年9月1日起这些新规为你我解忧  ·国管公积金最新提取流程  ·不动产登记,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微信旅游”需谨慎  ·警惕朋友圈这6个“坑”  ·家用液化气瓶有“三忌”  ·国家质检总局:几乎所有进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国标准情况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于翠兰:鲜肉铺里有故事
http://heihe.dbw.cn   2016-06-27 09:41:46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卖猪肉是很辛苦的,每天早晨四点就要去屠宰场杀猪。五六点钟去早市买肉,冬天那份冷就更别提了。八点多店铺开张,一忙就是一天。天天油乎乎,没时间逛街,也没机会穿漂亮衣服。这就是我们卖肉人的真实生活。 ”老二百楼下“天天鲜鲜肉铺”经营者于翠兰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

  于翠兰干这行已经第23个年头了,她是最早一批从卖肉摊床转为鲜肉店铺的商家,可谓慧眼独具。

  辛苦劳作  赚来安稳生活

  1992年,于翠兰夫妇携三岁的幼子从绥化来到黑河谋生。第二年于翠兰就看好了卖猪肉的生意,从 1993年至今一干就是23年。回忆起当年刚卖肉的时候,于翠兰更多的是开心。 “最早卖肉时,就在中央街西市场生肉摊床。那时卖肉的摊床很多,买肉的顾客也多,市区周边养猪的农户也多。根本不存在餐厨猪、垃圾猪之说,那时猪好抓,卖得快,钱赚得也容易,一头猪能赚100多元钱 。后来,随着猪肉价 的波动,收入稍有下滑。 ”

  2005年她 又与别人合伙儿,每天清晨五六点钟去小早市卖猪肉。夏天时还好过,冬天室外零下30多摄氏度低温,清晨时更冷,手脚经常冻伤,真是苦不堪言,还好回报也是丰厚的。丈夫也很能吃辛苦,经常去附近农村收生猪,凌晨去屠宰场杀猪。那时钱实惠,每天收入100多元是很高的收入。那样辛苦出早市卖肉的日子,坚持了六七年,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没几年她就在农科研附近买了房子。

  率先租店  赢得众多主顾

  2012年,原西市场整体卖给了开发商,想着早晚是要被拆除的,于翠兰和丈夫认真商量后,决定租下老二百楼下的一个门市,由西市场猪肉摊转为门市鲜肉铺,一时生意红红火火,每天顾客络绎不绝。

  门店肉铺与散肉摊经营方式完全不同,猪肉质量是生意成败的关键。如今,城郊附近的农家养猪越来越少,猪也越来越难抓。要想保证猪肉质量,就得去更远的农村收生猪,或者去绥化、北大荒收猪。费用成本越来越高。因为猪肉质量始终如一,许多老主顾经常光顾,还赢得了不少“回头客” 。

  半年以后原西市场拆除,之前一起卖肉的伙伴们都纷纷效仿她家,租门市开肉铺。很多人都夸赞他们夫妻有眼光、有远见。

  苦心经营  明天会更好

  “顾客们都认为生猪价格上涨,鲜肉生意收入会增加,这是一种误解。其实,卖猪肉是个不能一夜暴富,也赔不了大钱的行业。 ”于翠兰说,生猪价格高时猪肉价格也随之提高,生猪价格便宜了,猪肉价格也降下来了。无论价格高低每头猪赚到的钱,上下不差二三十元钱。现在,生猪屠宰后的成本与鲜猪肉销售价仅差一元多钱,除去大肉棒、肘子、水油、碎肉等一勾,一头猪只能赚七八十元钱,卖猪肉绝对是个薄利的行业。

  “听说很多卖猪肉的都改行了,生意不景气。但我相信明天会更好,我对黑河的经济发展特别有信心。 ”于翠兰说。

 
作者:张 嵩 来源:黑河晚刊 编辑:李丹丹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话题作文:六月的故事
·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童年故事:初识自行车
·珍视父母的付出——孙吴二小三年四班柯曾鑫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