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高考季,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大学已经在向他们招手,大学毕业后的生活也开始了憧憬。在很多人眼里,大学阶段过得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娱乐都较有规律,在这样的环境里,容易萌发浪漫的情调和美好的理想,但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几年大学生活转瞬即逝,在离别校园,踏上社会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就业心理准备。抛开浪漫,抛开幻想,认识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和“严酷”的社会现实,实事求是地面对就业这样一个社会实践。面对当今就业形势,自主创业已成为一种趋势,一些大学生在毕业前就开始采取应对措施,尝试创业。现刊发我市几位大学生创业的实例,他们的经验和感悟或许会对即将迈入大学校园的高考学生有所帮助。 ——编者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业创新的风潮。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创业创新,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大学生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中的创业者以富有激情的创业理想、创新发展的思维理念以及出苦耐劳的奋斗精神,成为创业弄潮儿,为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为进一步鼓励大学生创业,我市在贯彻落实国家及省相关文件政策的同时,还相继制定出台了《黑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黑市政办【2014】106号)、《黑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黑市政发【2015】 42号)两个政策文件。搭建大学生创业扶持平台,组建成立由工商、税务、财政、人社、法律、创业培训讲师、成功企业家等各方面专家组成的“黑河市创业服务指导专家志愿团”,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专家团队指导、融资服务、项目推介、开业指导、跟踪扶持六位一体的后续服务;在黑河学院正式挂牌成立了“黑河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站”,将创业服务指导前移至校园,为在校大学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服务指导与政策解读等服务,开辟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绿色通道,为大学生实现更好的就业创业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组织成立“黑河市爱辉区高校毕业生创业者协会”,为我市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搭建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定期组织召开协会成员座谈会,大家在一起共同畅谈理想、交流创业计划、发展前景,研究如何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使协会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辟建总面积为3100平方米的“黑河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有创业需求的大学生提供了免费的创业场所和创业空间,现已成功吸纳38名大学生入孵创业,对入孵创业大学生开展了统一办理营业执照和注册登记等政务代理服务,无偿提供财务记账和报税工作并提供相关的财税辅导。在资金支持方面,通过进一步简化办事手续,降低大学生贷款门槛,免除大学生户籍和创业培训的限制条件,提高贷款额度,市直大学生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提高到10万元~20万元,截止到去年12月末全市30周岁以下高校毕业生获得小额担保贷款223人,金额1262万元,其中市直30周岁以下高校毕业生获得创业贷款20万元的4人,15万元的1人,10万元的12人,并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给予综合服务费补贴等。举办培训班多期,聘请国家级创业培训师为创业大学生进行培训和现场咨询服务指导,解决了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大学生创业者参观企业宣传板

为环卫工人捐赠手套,大学生创业者关爱关心辛勤的环卫一线工作者

创业培训班进行模拟谈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