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日渐转暖,北安市赵光镇前进村的棚室蔬菜生产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如今,村民已不再是“低头”种菜,而是瞄准市场行情,围绕百姓餐桌发展“围城经济”。
走进前进村棚室种植大户关志明家的蔬菜大棚,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和煦的阳光透过棚膜洒在绿意正浓的菜苗上,眼前一片青翠。此时的关志明早已满头大汗,忙着移栽今年的第二茬香菜。今年春节过后,关志明夫妻俩就早早在自家大棚里种植了西红柿、菜花、豆角、香菜等蔬菜。眼下,秧苗长势良好,再过一个月左右,豆角、菜花等蔬菜即将陆续上市,预计每栋大棚一年纯收益可达万元以上。目前,在前进村像关志明这样经营温室大棚的村民还有三十多户,蔬菜大棚已成为村民增收的“聚宝盆”。
据了解,近年来前进村一直将发展棚室生产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在发展前景看好、经济效益可观、辐射潜力巨大的棚室生产项目上做文章。按照集约高效、集中连片、规模建设的基本思路,谋划发展格局。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近年来,前进村多次对村干部和农民技术骨干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学习借鉴外地产业发展经验,将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劣势转化为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目前,全村拥有大棚200余栋,仅棚室生产就可为农民增收200万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