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阿联酋对中国公民开放落地签证  ·过期药品往哪扔?  ·三招防范出境游信用卡遭盗刷  ·今年9月1日起这些新规为你我解忧  ·国管公积金最新提取流程  ·不动产登记,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微信旅游”需谨慎  ·警惕朋友圈这6个“坑”  ·家用液化气瓶有“三忌”  ·国家质检总局:几乎所有进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国标准情况 
  您当前的位置 :黑河新闻网 > 评论文章 正文
不文明旅游,不能止于“罚酒三杯”
http://heihe.dbw.cn   2016-05-31 09:14:00
黑河日报手机报 权威的视角 丰富的内容
周一至周五 每天以彩信形式发送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编辑短信HHRB发送到10658333,根据提示回复Y即可。

  上海迪士尼乐园尚未开园,灯杆上就已经被人刻下“到此一游”;广州市人民公园垃圾随处可见;郑州黄河风景区内景观被当做垃圾桶使用……不文明旅游行为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话题。这些新闻再次提醒我们,旅游文明的修炼任重道远。

   一面是不文明行为屡禁不绝,一面是旅游行业井喷发展。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旅游休闲已经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巨大的人口基数面前,即便是少部分人的不文明行为也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近年来,为了革除不文明旅游陋习,各部门联手作出相当大的努力。从设立“游客黑名单”到开通“12301”服务热线,从节前发布旅游提示到景区成立巡逻队,不文明旅游行为得到一定的遏制。然而,刻“到此一游”等陋习屡禁不绝,表明文明素养尚未内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在这种背景下,综合利用处罚、曝光、与公民信用记录挂钩等手段,加大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惩戒力度刻不容缓。

   去年以来,民航部门针对旅客的不文明行为尝试乘机“黑名单”制,取得一定效果。此外,自去年4月6日施行《游客不文明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已有多名游客被列入“黑名单”。不可否认,各种“黑名单”制度提高了不文明旅游行为的“道德成本”,但尚未形成足够的震慑力。对严重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止于批评教育和旅游、乘机行为限制,如同“罚酒三杯”,难言惩戒。

   遏制不文明行为,与公民诚信记录挂钩是四两拨千斤的巧招,可以大大提高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惩戒力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既要维护好旅游者正当消费权益,也要形成对严重不文明行为的震慑。如何把握好尺度,这需要相关部门遵循程序正义和相关法规,并广泛吸纳民意。长远看,只有建立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系统的惩戒制度,加大公开曝光、引入道德约束、用足诚信杠杆,才能以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倒逼形成文明旅游的良好氛围。 新华社

 
作者:白靖利 马 勇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安静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