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考生马上就要进入人生重要一搏,在最后一周,广大考生最关键的是要调整一个好的状态,包括心理状态和做题状态。
1.充分睡眠,合理休息
不要把高考看得太重。部分同学考前出现心理波动、容易紧张、半夜失眠甚至焦虑的状态,多半是将高考看得太重所致。高三确实很辛苦,付出了那么多,终归到了见证回报的时刻。既然高考真的来了,冷静、平静也许是最好的状态。
2.回归基础,错题回顾
尽量避免再做难题偏题。回归基础,就是将基础知识点原理、重难点的概念、典型题型和推理方法进行快速梳理总结,尤其是那些易错的部分。错题回顾,就是将做过的题目进行系统总结一遍,尤其是那些错题。错题往往是自己薄弱环节的见证者,考生需要将错题所在的知识点章节对应的知识点原理等快速梳理一遍,寻找自己基础知识点概念与基本运用上面的误区。
同时,尤其是对于基础比较好的考生,这最后一周也应该尽量避免做难题,应该更多的将时间和精力放到基础知识点及错题梳理,高考大部分题目都不会很难,着重于对基础知识点原理和基本应用方法的考查,因此考生需要保证这部分题目的得分。
3.做题适量,维持状态
避免高考手感变生疏。在最后一周,考生每天还需做一定量的题目,以基础题型为主,以维持良好的做题状态。经历了高三全年备战的考验,如果隔几天不做题,做题手感容易变得生疏,做题的思维逻辑容易出现不连贯的状况,甚至在考场上瞬间短路,明明平时掌握的很好在那一刻就是想不出来。
因此,在高考前这一周的时间里,考生可以做适量的套卷,偏难怪部分的题目可以直接跳过,以基础题型为主。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尽量在设定的时间内完成,保持合理的做题时间分配、思维方法运用等应试能力。
4.尽量充实,不要多想
平常心对待,多些正能量暗示。最后一周,部分考生容易出现为了调整身心状态,而忽略了做题状态的保持等,甚至整天都不复习的情况,导致一天下来没有收获,从而没有成就感而烦躁。因此,在这一周时间里,考生每天还应该保持一定的学习的量,维持良好做题状态的同时也能每天保持自己的成就感。做出适合自己的饮食、休息、做题、错题整理、易错点梳理等小计划,这样每天过得很充实,才不容易胡思乱想。
在饭后休息放松之余,可以多给自己一些正能量暗示。其实考前这几天无论怎么冲刺成绩也很难再有很大的提高,最重要的显然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冷静沉着,方能在最后的高考中发挥出应有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