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
——嫩江做优做强林区生态产业
嫩江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几年来,以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为契机,以增强生态功能、提高生态效益为目标,做优做强林业生态产业,稳健地走在生态建设路上。
大力发展林产经济。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该县适度开发自然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点状开发。在不损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资源开采、旅游、农林牧业产品生产和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产业。今年,要以高峰林场、四十里河林场和圈河湿地为依托,扩大苗木基地规模,培育特色苗木生产基地。优化经济林品种结构,发展小浆果种植产业,将实施大治林场330亩蓝靛果种植项目。扩大能源林、西伯利亚杏生态经济林建设规模,推进其在发电、有机肥料、燃料油产业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做好食用菌培育开发,发展林蛙、梅花鹿等特色养殖。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培育生态治理产业,利用生态经济林治理水土流失、遏制耕地沙化,提高森林覆盖率,打造生态修复示范区。加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绿色矿山建设,对沙金过采区、露天煤矿等废弃矿坑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生态修复,推进光伏产业项目综合开发,谋划实施多宝山铜钼矿、铜山铜矿绿色矿山试点项目。加大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资金争取力度,开展保护区一期工程建设。推进圈河湿地整体功能恢复建设,新建公园管理服务区,争取晋升国家级湿地公园,逐步打造嫩江流域湿地保护利用示范区。未来五年内,该县将对临江乡、长福镇、科洛镇等6个乡镇和9个国有林场的2114条侵蚀沟进行全面治理,种植生态修复林,使受损的生态系统和功能得以改善和修复;对所有采矿场进行全面生态治理,实施植被恢复,营造西伯利亚杏生态经济林5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0.5%。
加强农业生态建设。加快乡村绿化步伐,实行退牧还草和人工种草,加快沙化、碱化和退化草场治理。加强黑土保护、利用和修复,推进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步伐,严格控制化肥、农药、农膜、废水等造成的面源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之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相结合、与创建国家卫生城相结合、与建设智慧城市相结合、与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相结合,边保护、边修复,边开发,努力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